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专家研究称:自体肝移植打破肝供体不足“瓶颈”

专家研究称:自体肝移植打破肝供体不足“瓶颈”

  发布日期:2007/4/13 15:10:35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4名通过半离体自体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的患者登台“亮相”,标志着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叶启发教授在肝脏外科移植领域中获得重大突破,为我国治疗肝内占位性病变(各种良、恶性肿瘤)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通道,治疗效果达世界先进水平。

  自体肝移植术分为全离体和半离体两种,叶启发教授成功开展的半离体自体肝移植手术,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长期以来,我国开展的主要是同种异体肝移植,也就是在切除患者病变的全肝之后,移植脑死亡患者的肝脏。而自体移植则是对患者因外科常规技术不能切除的病变部分进行切除,将剩余肝脏进行“修整”之后,再植入原来肝部位。

  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虽然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供体缺乏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严重影响了这一技术的开展。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1000名需要肝移植的患者中,能得到供体的只有1人。此外,同种异体肝脏移植还衍生出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一次移植,终生服药”,患者终生要靠药物控制排异反应;不仅移植的价额高昂,药物维持的费用也很高;有些患者接受移植后,排异反应严重,危及生命。

  近年来,叶启发和他的研究小组致力于半离体自体肝移植系列研究。目前,叶启发等进行的4例手术,手术成功率及近期手术期的成活率均达到100%。其中两位患者成活期已达到两年,术后均不需要药物维持,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国内专家们从医学的角度,对于叶启发开展的半离体自体肝移植手术予以了高度评价。长期以来,我国对肝内占位性病的手术治疗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进行手术切除,二是进行肝脏移植,而叶启发则采用了肝内“难切性”病灶切除及肝脏移植的方法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为肝脏外科手术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注射用拉... 粉针剂 江苏 2018-03-21
巴尼地平 缓释胶... 广东 非... 2021-07-08
依托芬那... 凝胶剂 福建 2015-12-31
通络化痰... 胶囊剂 广西 2016-07-01
小儿化食... 口服溶... 江西 2017-07-07
右归胶囊 胶囊剂 江西 2017-10-11
阿莫西林... 颗粒剂 甘肃 2016-09-23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