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魏铭言)今年年内,北京出生人口缺陷监测网,将从医院产科扩大至儿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计划生育部门。
出生缺陷种类增至36种
昨天,北京市卫生系统召开2007年妇幼卫生工作会,决定今年北京尝试打破户籍和医院分娩的局限,建立针对全体居民的出生缺陷监测网络,扩大出生缺陷的检测病种,追踪出生缺陷孩子的治疗和康复,以此提高北京地区出生人口素质。
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介绍,今年,北京将率先开始全市范围内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产科、儿科、计划生育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多个部门,都将纳入出生缺陷监测管理之中;同时,建立儿科出生缺陷首报制度;监测的出生缺陷种类由24种增加到36种,还要对出生缺陷儿进行治疗、康复情况的连续追踪。
婚检记入生育健康档案
监测数据显示,自2003年强制婚检取消后,到2006年北京出生缺陷率已经上升到1.2%左右。对此,北京市卫生局和市人口计生委已有共同规划,引导新婚夫妇接受免费的婚前咨询、必要的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自愿的孕前保健。每对夫妇的婚前健康咨询、检查情况,以及女性孕前的身体状况,都将记入生育健康档案,由所在社区的全科医生和计生专干跟踪监测;如果夫妇之间有出生缺陷的可能,有关部门将合力有效干预。
信息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