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中国首次成功的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中成药生产

中国首次成功的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中成药生产

  发布日期:2007/6/12 11:35:39

       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支持下,我国科技人员经过3年多联合攻关,第一次将超微粉技术成功运用于中成药生产,从而标志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迈出重要一步。这是记者从10日在京举行的“超微粉技术应用于现代特色中药成果发布会”上获悉的。会议由清华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主持。

  在现代中药的生产研发中,如何用最小的服用剂量取得最大的药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而超微粉技术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技术,可以将原材料加工成微粉甚至纳米级微粉,经过处理的中药粉体,能取得动植物类药材细胞破壁的效果,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

  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下,清华大学材料系粉体工程研究室主任盖国胜博士和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吴以岭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共同实施了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超微粉工艺提升”项目。

  研究人员研发出了虫类药组合超微粉碎系统设备,突破了虫类药超微粉碎过程中的韧性、弹性、团聚等技术瓶颈,成功将药粉的粒度从原有的150至200微米减少到5至10微米。药物细胞被打破后,增加了药粉的表面积,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度、生物利用率和药物的药理活性,并减少了胃肠道反应。

  研究人员还首次在中成药质量标准中引入了超微粉粒度的标准,并提供了检测依据和方法。专家们共同建立的虫类药超微粉粒度质控标准,已被批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这项研究迄今已获8项国家专利。研究结果表明,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通心络胶囊的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物药制备的工艺技术水平。这一项目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果验收,并获得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专家认为,应用超微粉技术,我国中成药“制备工艺粗放,质量标准低下”的传统形象将被打破,为高新技术嵌入中药开发提供了范例。

信息来源:人民网-市场报

信息编辑:艾朝霞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注射用二... 注射剂... 广西 非... 2020-02-13
益安回生... 口服溶... 山西 非... 2021-12-01
托吡酯片 片剂 江西 2017-03-22
当飞利肝... 片剂(... 广西 2016-11-11
复方石韦... 片剂(... 广西 2016-11-09
沙利度胺... 素片 贵州 非... 2018-06-01
醋酸泼尼... 乳膏剂 江西 2017-07-07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