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医院急诊专家提醒市民:夏季要警惕心源性猝死

医院急诊专家提醒市民:夏季要警惕心源性猝死

  发布日期:2007/6/26 10:03:22

  继马季先生之后,6月23日傍晚,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生也因心源性猝死在家中突然辞世。中日友好医院急诊专家昨天提醒市民,夏季是心脑血管病的多发季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病根”的中老年人应该格外注意。

  据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曾庆介绍,猝死大体可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两类。其中心源性原因导致的猝死占绝大多数,一旦发生,存活机会甚低,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

  夏季是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天气闷热,人体大量出汗、脱水,导致人体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内分泌紊乱,有既往心脏病史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应提高警惕。

  曾庆副主任医师建议,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应减少户外出行,尽量避免在拥挤、空气流通性差的环境中活动,即使是在家里,也要注意空气流通,多喝水。同时,要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特别提醒市民,如果老人要单独外出,身边要带一些必备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以及能迅速联系到家人的电话号码,以应对各种突发意外病变。

  不仅体弱的老人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很多中年人甚至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过去接诊的中青年突发性心脏病患者并不罕见。

  特别提醒

  抢救病人切忌盲目搬动

  曾庆指出,重视心源性猝死早期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治疗,部分病人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大约一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前发作过心绞痛或有过度疲劳感,典型症状是出现持续严重的心前区憋闷、疼痛,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突然不能平卧,脉搏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出汗,四肢发冷等。简单而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心肺复苏术,即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如能及时救治,部分患者可成功复苏。

  一旦有梗死前兆,家属不能忙于搬运,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说话和走动,更不要摇晃病人。如患者身边有急救药物,应及时帮助其服用,并迅速拨打“120”,请求急救人员来处理。

信息来源:北京晨报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鼻康胶囊 胶囊剂 上海 自... 2017-05-15
氟伐他汀... 缓释片 河北 2011-01-31
康妇灵胶... 硬胶囊 上海 医... 2018-01-23
苦胆草片 片剂(... 广西 2016-11-10
甲基多巴... 糖衣片 河北 医... 2017-12-14
盐酸达克... 胶浆剂 福建 2017-04-11
野木瓜注... 注射液 内蒙古 2018-05-31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