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原料药行情回暖 涨价之风可能有蔓延之势

原料药行情回暖 涨价之风可能有蔓延之势

  发布日期:2007/6/30 10:50:23


    在涨价喧嚣的背后,中国原料药产业蕴育的变革和生机将对未来产生深远的意义。

    CphI中国展展位上。“对不起,我们不报价。”当记者向展商询问维C和青霉素工业盐价格的时候,国内几大生产厂家给出了相当一致的回答,甚至会上还传出了有维C生产厂家对外宣称因检修而停产的消息。

    但是,记者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事实上,河南华星制药的青霉素工业盐的对外报价已经达到20美元/BOU,而石药的维C对外报价达到了90元/公斤。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相当一部分大宗原料药行情陆续回暖,一直到今年5月份的南京原料药会,涨价之风愈演愈烈,涨价品种的范围正在扩大,甚至一些非优势品种的价格也闻“风”而起。

    更多因素

    健康网首席研究员吴惠芳在这次会上对近期原料药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在她看来,如果不考虑其他更多因素的话,分析影响价格上涨的原因无非就是源于成本的上升、市场需求的增长、行业竞争者进退及其他现实因素的激发。然而,目前在中国原料药产业的振荡中,还有更多的因素应该被考虑进去。

    首先,我国以生产仿制原料药为主,因此,在研发方面的软成本在价格构成中一般不体现出来,最直接的就是制造成本。近年来,原料药生产的上游资源、电、水、煤等以及人力成本都在上涨,令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微利状态中挣扎。同时,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市场的重视和对社保投入的逐年加大,使用药人群不断扩大,促使市场对大宗原料药如维生素、头孢类、青霉素类等的需求在放大。

    其次,经过了几年的恶性竞争之后,一些不具备竞争实力的生产企业逐渐退出,也成为导致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维C为例,6年前有不下20家的企业生产,但是经过市场洗牌,目前整合为“4+2家”。青霉素亦是这种情况,前几年行内一直有“八大家”,而目前能进行常规生产的只有6家,这样,退出的企业就腾出了一部分市场空间。

    另外,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导致行业竞争者的减产和限产也会造成价格的飙升。如红霉素,国内主要的生产厂家宁夏启元药业暂时性停产,造成了红霉素原料药的暂时性紧缺导致最终的涨价;再如VB2,也是由于国内最大的生产厂家广济药业在前段时间停产,使得VB2市场出现了供应的缺口。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这一年多以来,几个大宗原料药生产厂家基本上都没有发生重大的扩产和增产事件。以青霉素工业盐为例,2005年河北中润在内蒙古万吨青霉素基地扩产完成和同年河南华星5期生产线建成之后,这两年都没有新的生产线上马。一旦某个产品主要生产厂家扩产到一定的程度,对后来者来说,进入门槛和开拓市场的难度将变得非常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行业的价格体系。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积雪苷胶... 胶囊剂 江西 2018-08-31
维血康糖... 糖浆剂 河南 2010-12-21
艾瑞昔布... 片剂(... 青海 2019-12-04
碘酊 酊剂 河南 2017-12-05
通宣理肺... 胶囊剂 江苏 2018-04-16
注射用A... 注射用... 福建 2016-03-09
三臣散 散剂 广西 2021-09-2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