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为资助贫困生 医药代表敲诈百名医生被判10个月

为资助贫困生 医药代表敲诈百名医生被判10个月

  发布日期:2007/7/10 11:20:17


  “我知道错了。”昨天(9日)在北京市西城法院承认犯了敲诈勒索罪的于某却得到了旁听人员的普遍同情。原来,于某是一名医药公司的业务员,她在去年9月向北大医院等10多家知名医院的100多位医生发出了勒索信,而她这么做的原因竟是为了用敲诈所得资助贫困学生。法院最终判处于某有期徒刑10个月。

  “我是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商人,志愿资助一些贫困学生,但个人能力有限,因此向您借两万元。如不然,我就举报你收黑心钱、吸病人血,让你身败名裂……”去年9月,本市10多家大医院的100多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医生收到了这样一封“奇怪”的勒索信,但是没有一位医生上当受骗。

  接报警后,警方发现在这些勒索信的信封中,有的是“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字样的专用信封。信上所留户名、卡号系于某在9月9日至10日,冒用他人身份证分别在5家工商银行办理的,于某是某家医药公司的业务员。

  就在警方接近破案时,于某自己到西城分局刑侦支队投案自首。据于某供述,其所在公司曾资助过很多贫困大学生,但由于公司效益不好,已经拿不出这笔钱了。“让那些贫困的学生辍学太可惜了。”于某为了继续公司的慈善事业,便想到自己在做医疗器械等业务过程中,接触过不少医生,感觉他们有钱,就想寄匿名信进行敲诈。随后,她从各大医院的网站查询医务人员的资料,使用电脑打印方式分别给医务人员写勒索信,少则一封多则三封。

  “我资助过9个贫困学生,从高中一直资助到上大学,每人一年差不多两万元。”法庭上,瘦削的于某承认了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她哭着说,她是因为自己实在没钱了,才敲诈医生的,现在觉得很对不起那些医生和自己资助过的学生。于某一个个叫出自己资助的学生的名字,这些接受过于某资助的学生也联名给法院写信证实,请求法院从轻处罚于某。

  经审理后法官当庭宣判,于某犯敲诈勒索罪成立,考虑到她属于自首,又是犯罪未遂,因此对其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匹多莫德... 素片 驻京部队 2010-11-22
盐酸左西... 胶囊剂 河北 医... 2017-12-14
阿莫西林... 干混悬... 江苏 2018-03-02
恩替卡韦... 片剂 海南 国... 2019-10-08
勒马回 胶囊 广东 基... 2015-09-03
猴耳环消... 片剂(... 广西 2016-11-18
外用重组... 外用冻... 江苏 2018-04-0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