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一名艾滋儿童在遭遇多家医院拒绝救治后不幸死去——来自中国治疗倡导网络的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华南地区就有10起以上艾滋病人要求手术被拒的事例。这一次,奇奇的曲折经历将艾滋病患者“看病难、手术难”的问题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上。
面对这一社会难题,谁该承担道义上的责任,谁又 能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艾滋男童
红丝带之家给他带来希望
近日,5岁的艾滋男童奇奇(化名)的命运牵动着社会热心人士和媒体的神经。奇奇因食道堵塞急需救治,却被湖南多家大中型医院拒绝,理由是他被确诊为艾滋患者。奇奇的父亲无奈之下,携子赶赴广州求医,却也难逃被拒现实。6月25日,艾滋男童的求医经历由媒体揭露后,已经有医院接收其就医,奇奇的命运出现了转机。昨日傍晚,记者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了解到,奇奇虽然病情稳定,但因其抵抗力极低,依然随时有生命危险……
5日上午,记者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见到奇奇,他正安静地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他的父亲双手交叉支在椅背上,默默地看着儿子。事情的发展有些戏剧性,十几天前,他还在为奇奇找一家愿意收治的医院而四处奔波。
奇奇出生5年以来,感冒、肺结核、各种皮肤病和说不清的炎症一直在纠缠着他。奇奇的父亲10年前在广东罗定打工,并在那里结识了自己的妻子。2001年底,两人结婚后不久生下奇奇,但很快又离婚了。随后,奇奇被送回老家抚养。父亲很怕接到家里的电话,他说,孩子的爷爷奶奶每次打来电话,都是告诉他孩子生病的消息。
2005年年底,父亲接到电话,奇奇的口腔溃疡长时间不能痊愈,家人四处求医均治疗无效。父亲赶回老家,带着孩子前往长沙多家大型医院治疗。去年1月,一封密封的信摆在他的面前,信封里是一份艾滋感染《确证阳性告知书》,患者正是奇奇。
父子俩在湖南遭遇了多家大医院的拒绝,奇奇只能在各地的小医院中辗转治疗。今年6月10日,父亲与中国艾滋关怀红丝带之家取得联系,一家慈善机构表示愿为奇奇提供全部治疗经费,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奇奇很快住进广州市儿童医院。
屡屡被拒的经历让父亲格外谨慎,他向医院隐瞒奇奇的病情,以为这样就能让奇奇顺利地上手术台。之后几天的验血检查,让父亲的谎言不攻自破,奇奇感染艾滋病毒的事实瞒不过医院,儿童医院随即提出食道扩张手术无法进行。
媒体支援
孩子绝处逢生仍然极度脆弱
父亲不愿意放弃这最后的机会。之前,他曾向中山三院、市第八人民医院和南方医院等具有较高传染病治疗水平的医院求助。经过了解,中山三院、市第八人民医院表达了愿意接收治疗孩子的意愿,但因为没有专门技术和为儿童做手术的设备而爱莫能助。这留给父子俩一个奇怪的难题:愿意帮忙的没有技术和设备,有技术和设备的却在拒绝。
6月22日,儿童医院的医生再次为孩子检查后告知其父亲:孩子的食道全部堵塞,已无法实施扩张术,只能转到外科。一位医生说:“我们医院不是专门治疗艾滋病的,现在这种情况,我们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为他实施手术。”6月25日,奇奇的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医院方面的态度转变,很快就将奇奇转入了传染科,并迅速组织专家会诊。奇奇终于有了自己的病房、专用的听诊器和体温计。在此之前,被验出HIV阳性的奇奇在医院的集体病房中坐了两周。
随后,儿童医院为无法进食的奇奇进行了胃部造瘘手术,使营养可以直接到达他的胃。由于病情严重,奇奇被转至市第八人民医院继续接受治疗。据了解,目前奇奇正在恢复之中,现在已经退烧,感染也得到了控制。不过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奇奇的免疫力十分低下,仍可能被感染和并发症夺走生命。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