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53家药厂产品被假冒”暴露的问题

“53家药厂产品被假冒”暴露的问题

  发布日期:2007/7/30 10:00:47


       近日,黑龙江警方与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稽查局联合查处了一起团伙制售假药大案,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端掉了分布在哈尔滨市4个区的5个假药制造、藏匿窝点,发现全国53个药品生产厂家、101个批次的药品被假冒。(7月29日《中国青年报》)

       53个药品生产厂家、101个批次的药品被假冒,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危害之甚,实在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警醒和反思。

      假药为何屡屡出现,除了暴利的诱惑外,药品流通、监管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可不察。

      药品非一般商品,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有极为科学、严格的质量控制,在流通环节更有一套极为规范、系统的营销渠道。然而,纵观当前一些药品,其流通模式无非是通过一级级批发、一层层代理,甚至个别代理商还直接深入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往来。在这种流通体制下,在药品利润丰厚假药更甚的现实语境下,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自然就势不可挡了。

      此外,像疫苗、药品这种特殊产品在相应的生产、流通过程中,都应有严格的要求和分类,如生产厂家批准字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在供应流通、预防接种、流向等过程中,一级一级都应有详细的登记记录,一个地区、一个市县甚至到一个乡镇所需的疫苗量都应该有一个较为固定的量。然而,正是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基层疫苗用量的多与少没有了相应的监管,结果使得假冒疫苗乘虚而入。

      近些年来,我们在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药品时,往往多采取简单没收、销毁等做法,或者对制、售假者罚款了事。而这种惩处不力也正是导致假疫苗、假药品,一次次的严打之后仍能死灰复燃的症结所在。

     “53个药品生产厂家、101个批次的药品被假冒”等现象的频发,暴露的正是当前一些地方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滞后、监管缺位、惩治不力等问题。基于此,努力完善药品流通机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严惩制售假冒药品违法违规者,才能为民众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药品市场,确保民众的生命安全。

信息来源:新华网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布洛芬注... 注射剂 黑龙江 国... 2021-03-08
妇炎净胶... 胶囊剂 山西 非... 2018-08-30
胃舒宁片 薄膜衣... 宁夏 非... 2021-03-16
杞明胶囊 胶囊剂 陕西 非... 2017-02-17
石榴健胃... 丸剂(... 广西 2016-11-02
血康口服... 合剂(... 江苏 2018-05-04
龟芪壮骨... 颗粒剂 广西 2016-11-11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