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血液制品业寻泉止渴

血液制品业寻泉止渴

  发布日期:2007/8/1 10:00:23


     日前两个对血液制品行业颇有影响的采浆新规出台:一方面,SFDA《关于实施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检疫期的通知》,要求在2008年6月底以前建立“原料血浆至少90天检疫期”;另一方面,卫生部《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全国单采血浆站必须在今年10月30日前配备摄像头对采血过程进行全程视频监控。

     然而,记者在采访国内多家血液制品公司后发现,业内对新浆源渠道的关心程度超过了“检疫期”和单采血浆站全程视频监控这两个日前公布的采浆新规。

    浆站抢手

    关于原料血浆检疫期的规定,一些企业早已有准备。

    据悉,90天检疫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一些病毒往往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如采集完马上进行病毒检测,往往检测不到,比如丙肝病毒的潜伏期可长达70多天。实行检疫期制度有助于提升血液制品的安全性。“这实际上是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影响肯定是有的,90天的检疫期,保存要成本,还有随后的病毒筛查,若血浆供者不回来复查,原先花钱买的浆即使没有问题也将被划入‘黑浆’而销毁。”国内一大型血液制品上市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如是表示。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相关部门应同时考虑开辟新的浆源渠道,以缓解当前吃紧的血浆市场。

    依据《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从采浆到PP检要90~100天的时间,现在再加上90天的检疫期,在不被拖欠款项的前提下,最少要9个月才能实现资金回流,由此,短期内可能会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

    《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中提出的全程视频监控,被视为最大限度杜绝冒名顶替、频繁采浆的新措施,而大型血液制品企业认为影响不大。上海莱士血制品销售总监董明表示,规范采浆对大企业来说是好事。

    但是,一些原本生存空间狭小的中小企业则担心,全程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费用或将转加到意欲收购浆站的下游生产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还未实现转制的单采血浆站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出让价格。

    远大蜀阳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70%左右的血浆站已经签约转制,剩余的大部分也已找到东家,“签约虽只是形式,但中间价格的博弈在所难免。”

    目前血浆站与生产企业之间“一对一”的供浆关系已基本改变,大多数血浆站向华兰、蓉生、蜀阳、上海莱士、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等血液制品第一梯队企业聚集。

    而据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此前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介绍,从2004年到目前为止,国内血浆供应量已缩减50%以上,导致了很多血液制品企业不能正常生产,现正常生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只有20家左右。

    在这种背景下,未转制的血浆站变得越来越抢手。第一梯队企业和博雅、黔峰、米歇尔等第二梯队企业在血浆站的收购上竞争加剧,处于第三梯队的小企业想从中分到一杯羹,困难可想而知。

    目前国内血浆站价格一直在上涨,现在一个普通的浆站要价都在几千万元。“我们一直在为收购浆站而忙碌,现在国内单采血浆站转让价格非常高。”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祁经理告诉记者。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盐酸舍曲... 胶囊剂 安徽 2021-11-22
吗啉硝唑... 注射液 江苏 2018-06-29
盐酸纳洛... 小容量... 重庆 医... 2021-08-25
坎地氢噻... 素片 江苏 2018-04-08
复方聚乙... 散剂 贵州 非... 2018-06-22
金莲花胶... 胶囊剂 吉林 2021-09-23
石杉碱甲... 胶囊剂 广西 2016-11-02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