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科学家研究发现不足15%成人易受催眠影响

科学家研究发现不足15%成人易受催眠影响

  发布日期:2007/8/14 8:45:13


   多年来,围绕着催眠术的功效赞成和反对的争执始终未休。最近有科学家对催眠术发表了新的见解,解释了人受催眠的整个过程,认为只有少部分的人会受催眠影响。那么———

  催眠术起源于18世纪,最初带有欺骗性质。当时,德国医生弗朗茨·梅斯梅尔博士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疗法,可以治愈各种无法解释的怪病。在昏暗的灯光和玻璃碗琴演奏的虚无缥缈的音乐中,他向病人灌输一种只有他可以控制的看不见的“催眠气流”。这样经过催眠之后,病人就会痊愈了。

  历史学家说,尽管最终证明梅斯梅尔博士所言并非全部属实,然而他是第一个发现思想可以被暗示控制而影响身体的人。英国眼科医生詹姆斯·布莱德博士在治疗实践中采用了这个发现,1842年他根据希腊语的“睡眠”一词发明了英文单词“催眠”。

  在医学界,催眠术不是随意逗笑的事情。19世纪,印度医生成功地运用催眠术作为麻醉剂,甚至用于截肢手术,直到发现麻醉用的乙醚后这种做法才弃之不用。现在,波斯纳博士认为,最近关于催眠和暗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了解大脑正常功能的运作机制。

  催眠术的新解释

  不久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催眠临床运用的精神病专家戴维·施皮格尔博士根据大脑最新研究成果解释了催眠术的实质,他说,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只有10%—15%成人极易接受催眠。而在12岁以前,人的大脑信息传递途径还未成熟前,80%—85%的儿童极易接受催眠。施皮格尔博士说,1/5的成人对催眠有抵抗力,其余的介于两者之间。

  近年来许多关于大脑成像的研究也反映了相似的机制,即在暗示影响下存在自上而下的大脑运行。哈佛大学神经学家斯蒂芬·柯斯林博士说,大脑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控制了感觉信息,或称自下而上的信息。人们认为,对外部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感构建了现实。柯斯林博士说,其实大脑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构建它所感知的事物。

  施皮戈尔博士说,多数情况下,自下而上的信息与自上而下的预期相符。但催眠很有趣,因为它让二者发生了错位。尽管对催眠术是如何起作用的至今医学界了解不多,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医学领域就开始使用催眠止疼,而近年来催眠术则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创伤、过敏性肠胃综合征以及饮食失调。不过,人们对催眠的认识也存在不同意见:催眠状态究竟是怎么回事,它究竟是为了服从催眠师,还是精神高度集中、陷入沉思,以至忘了周围环境的一种自然状态?医学界还在继续研究。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恩氟烷 吸入溶... 湖北 2023-01-19
肺宁颗粒 颗粒剂 江苏 2018-03-02
阿奇霉素... 糖浆剂 江苏 2022-06-14
肾康宁胶... 胶囊剂 贵州 非... 2019-08-02
注射用甲... 冻干粉... 江苏 2018-03-02
山香圆颗... 颗粒剂 江苏 2018-04-11
氨基己酸... 小容量... 广东 非... 2019-10-21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