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对中药市场的专项整治,在当天的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了诸多问题,并查扣了一批违规经营和来源不明的中药饮品、中成药。
一些店铺随意地存放各种中药饮品等药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伍鸽玲摄
原生中草药铺违规卖饮片
当天上午9时,南宁市药监执法人员对南宁市中尧路一带经营中药的店铺进行检查。在中尧路上的“山草堂草药”等5家铺面,执法人员发现他们均为无药品经营许可证而经营药品。据执法人员介绍,这几家铺面都有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可以经营原生中药材,即没有经过加工、从田间地头采回来的中药材,如集贸市场里常有卖的枸杞、益母草等。但这些草药经过晒干、切片等加工工艺,就成了中草药饮品,属于药品,因此,必须取得药监部门核发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才可经营。不过,几乎所有的经营者都不明白自己的经营已经超范围,一些经营者表示,自己根本分不清原生中草药是指什么。
由于这5家店铺都是在没有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下经营药品,属于无证经营,执法人员当场将店铺里的中药饮品进行查封扣押。当天,共查扣违规经营和渠道来源不明的中药饮品、中成药等404件,约1.2万公斤。
药品无正规的来源渠道
采访中,记者在这几家铺面看到,铺面里的货架上,一层层堆满了经过加工的益母草、板蓝根等各种中草药饮品,均用普通塑料袋包装。但包装袋上没有任何标识,无厂址、无厂名、无出厂时间。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样无“身份证”的药材,由于不知道其生产的厂家是否正规厂家,药监部门难以监督其生产过程,因而其在加工过程中是否有违规的行为不得而知,比如曾经有一些不良厂家为让药材外观更好看,用硫磺熏制等。厂家的这些违规行为,都会使百姓在用药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检查中,执法人员了解到,一些店铺的中药饮品都是从玉林中药专业市场上进的货。但玉林中药专业市场只能经营中药材,不能经营中药饮品,因此,这些中药饮品因进货渠道存在问题而被查扣。
药架成了老鼠窝
由于储存不当,此次查处的一些店铺的药架 ,成了老鼠窝。按照中草药饮品储藏的要求,药品的储存应离墙3公分。但在这些店铺里,存放药品的药架几乎都是贴墙摆放。在中尧路5-8号店铺,执法人员在分类查扣违规经营的中药饮品时,捡开了药架上的药品,却发现几乎每层药架上都洒满了黑黑的老鼠屎——堆着中药材饮品的货架成了老鼠的藏身之地。
此外,不同药品的储存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像桃仁、杏仁等,应该存放在低于20摄氏度的阴凉库,而常温库储存的药物,也应该是在30摄氏度以下。这些店铺不仅没有将药物按不同温度储存,而且店铺里的温度高于30摄氏度,连储存常温库的药物的条件都不能达到。
信息来源:广西新闻网
本站编辑:小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