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对感冒清片、牛黄解毒片等200多种中成药内科用药的价格“动刀”,涉及1000余个具体剂型规格,平均降幅15%。如今5个月过去了,老百姓在这场药品降价中获得了多少实惠?连日来,记者探访了长沙多家药店和医院,却意外发现列入降价范围的大部分药品在许多药店柜台“消失”了。 调查:降价药难觅踪影
“这么简单的药,在一些药店就是买不到!”市民刘大爷以前每次听到药品降价的消息,都会及时到药店将家里所需的药品买回来。牛黄解毒片是他很习惯用的一种药,当他前几天来到市内几家药店寻找时,却被告知已经断货了。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10多家药房和医院,发现列入降价目录上的药品在一些药店确实难觅踪影。
在芙蓉苑附近的一家药店,记者提出要买感冒清时,营业员拿出最便宜的药品也要3元多一盒。“有没有那种已降价的感冒清?”“没有,这种药现在连厂家都不生产了。”营业员干脆地回答。
在位于八一路的一家药店,记者称父亲有慢性前列腺炎,需要买药。该店销售人员首先推荐一种300多元一盒的药品。前来买药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到药店买药时也是这样,其实现在使用10元左右的前列通片也挺好。
在老百姓大药房湘雅店,记者来到了“老药专区”,专区陈列的大都是消费者熟悉又便宜的品牌老药,其中有些药品甚至低于国家限价,但营业员也表示:有些品种也会出现断货的现象。
原因:利润低导致降价药难觅
感冒清、牛黄解毒片等药品是份额较大的内科用药,也是市民日常生活常用药,为什么现在似乎成了难以买到的“紧俏药”?
“降价调整的中成药没有钱赚,不仅我们药店不愿意销售,就连生产厂家和药品代理商也不愿继续提供。”一家药店负责人还透露,这些降价药的进货周期比新药、好药要长,也是导致大部分药店不愿意销售的原因。
据记者调查,部分药品企业压减或者不愿生产廉价药品,也是导致这些药品成“紧俏药”的原因。长沙某医药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面临着原材料涨价的因素,企业让利给经销商的空间小,其销售量就会大跌,直接引发药品的单位成本上升,致其利润减少甚至亏损,所以退出市场也就在所难免。甚至不能排除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在原材料使用方面偷工减料,这样做的结果是危害老百姓的身心健康。
有关人士介绍,在当前某种程度上可说是“以药养医”的局面下,医院当然更愿意购进高价药,自然就冷落了降价药。某医院药剂科主任告诉记者,由于医院用药量大,某些制药企业为了照顾与医院的关系,每隔一段时间就专门为医院生产一次这类药品,但医生临床使用这类药品的时候,心里有些不踏实,原因是这些药大幅降价后,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往往令药品的质量打了折扣,医生在开药的时候心里就没底了,不知道这个药能否达到疗效。
支招:平价药店让老百姓得实惠
对于一些药店和医院不卖或者少卖降价药的现象,记者采访了市卫生局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对这种行为很难监管,因为药监部门监管的主要是假药及药店经营药品的范围,如非处方药、处方药和生物制剂等,如果药店卖假药或者超范围经营,那么药监部门会立即查处,但对药店在其经营范围内,具体卖哪种药品,药监部门就无法监管了。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而医药的购销体系不够透明也是原因之一。从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考虑,建议由政府出面扶植一批平价药店,鼓励这些药店多卖平价药,并从政策及补助方面向这些平价药店倾斜,这样才能抑制药价的虚高,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信息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