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一共做了7个肠镜检查,其中竟然有两个是中晚期的大肠癌患者。年长的78岁,年轻的才只有26岁。”市三医院的沈忠当了许多年肛肠科医生,对目前如此之高的大肠癌发病率,还是不能“见怪不怪”。
26岁查出大肠癌晚期
26岁的患者姓王。 最近两个月,他经常感觉肚子隐隐胀痛,上厕所时肛门不适,上完厕所,过会就想上了。
医生建议他做个肠镜。小王却认为医生是小题大做,“年纪这么轻,会有什么事情,可能最近吃得比较杂,吃坏了。”经过简单的检查,沈忠认为,问题没那么简单,坚持让小王考虑做肠镜。
拿到报告单,小王整个人都傻过去了。“大肠癌,晚期。”医生说,连手术都很难清理干净。
徐老的就诊经历,和小王颇为相似。今年78岁的他一直便血,还三天两头便秘,最近全身乏力、消瘦。徐老自己诊断为“年纪大了”,但家人坚持让他做个肠镜检查。结果查出大肠癌中期,徐老一直都没法接受。
青年人肠癌恶性程度高
近段时间,杭州市三医院肛肠科几乎每天都安排有肠癌手术,很多时候,一天要做好几例。据杭州市疾控部门的统计,大肠癌位居男性癌谱第四位、女性癌谱第三位。大肠癌的发病数是癌症总数的13%。“而且,目前查出来的肠癌,多为中晚期肠癌。”早期肠癌的治愈率高达85%~90%,一旦到了晚期,治愈率将低于20%。
为什么肠癌无法早期被发现?沈忠说,肠癌的早期症状非常隐匿,很容易被忽视,等出现便血、腹痛、腹部肿块等明显症状时,通常已经到了中晚期。“尤其是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癌细胞分裂也更快,因此,他们得肠癌,恶性程度比中老年人要高,愈后状况也要查,应特别予以注意。”。
根据统计,40岁以后,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随年龄增长骤增。但是,有11~20%的大肠癌发病于小于30岁的青年人。
建议将肠镜作为常规体检
专家认为,肠癌的高发趋势、年轻化趋势,与现代人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密切关系。“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会加速胆汁分泌,胆汁会被细菌分解成二级胆酸,这是一种很高的致癌物,促使肠黏膜癌变。”此外,环境污染、工作压力、作息无规律等都是危险因素。
及时发现大肠癌,沈忠认为,肛门指诊是项十分简单低廉的检查手段,这项花费仅为三块钱的检查,对肛门下端6cm以下的直肠癌,检出率达到80%以上。而肛门下端6cm以上的直肠癌和结肠癌,能够通过电子肠镜得到有限诊断。
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中年人,应将肠镜列入常规体检,每年做一次,以便及早发现大肠肿瘤。尤其是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但排便量不多,甚至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大便带血或间歇性的便血,并且血的颜色为暗紫色、紫红色;大便条形变细,形状也有改变,呈扁形;腹痛,腹部包块,肠道功能紊乱,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便秘;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信息来源:杭州网-每日商报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