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8月以来,山东省青岛市不断加大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工作力度,以构筑监管责任体系为抓手,以专项整治为重点,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障水平提高显著。
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市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上半年,青岛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并召开了全市药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市、区(市)和乡镇三级政府层层签订了药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将药品安全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
二是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2007年上半年,全市共组织开展了四次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药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4100余家次;处理群众投诉举报256件,立案调查147起,查处案件56件;完成药械广告监督800余例,移送处理120余例;完成药品抽验1400批,同比增长30%;完成药品检品1664批,同比增长22%;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802例,同比增长204%。
三是严格药品流通企业准入制度。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完善了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程序,实现了审批事项集中、统一办理。全面推进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制度,2007年上半年,对全市150个批发零售企业进行了GSP现场认证检查,对299个零售企业进行了GSP认证后跟踪检查,下达认证督导通知97份,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54个存在严重缺陷的企业,进行了依法查处,促进了药品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四是积极探索深化农村药品监管工作。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药,青岛市继续大力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目前,全市有45个镇(街办)设立了药品监管所(站),已有5525个行政村建立了药品监督网,聘请协管员和信息员5636人,监督网络覆盖率达到100%;采用商业直配式、增设网点式和代购分发式,完成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的镇(街办)、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提前一年完成监督网络、供应网络覆盖率98%的工作目标。
信息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本站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