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因地制宜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取得成效。截至2007年7月底,全区已形成1.6万多人的农村药品监督“两员”队伍,农村零售药店已发展至5700多家,边远乡村已设立了2707个药品专柜和898个药品配送站,供应网络覆盖率县、乡、村分别达到100%、100%、91.52%,网络终端还在不断地向自然村屯下移。2007年9月12日,广西自治区召开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对“两网”工作进行了总结。
几年来,广西各地充分利用现有的药品监管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两网”建设中注重结合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即把“监督网”建设与县、特别是乡村的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在“两网”建设中强化政府的领导地位,形成政府高位推动的工作格局;把农村药品监督与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相结合,实行“一网两用”,把药品监督网和食品监督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与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相结合,使“两网”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与推进“规范药房”工作相结合,强化了对农村药品市场薄弱环节的监管;与“新农合”相结合,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通过扎实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实行药品由渠道统一配送后,农民用药安全更有保障、更加方便、价格更便宜。药品供应价格平均下降15%左右,一些品种降价超过30%,品种数量增加33%。乡镇卫生院增加了药品供应渠道,借鉴GSP认证的标准,改善了药品储存条件,盘活了医院的药品管理资源,使临床医务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临床医疗工作,院企合作还增加了收入,不少卫生院由此走出了药品采购、储存经费的困境。借助于农村药品供应网的建设,企业拓宽了市场,增加了配送经营网点,营业额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两网”建设不仅促使药品监管部门更加有效地履行了职责,提高了农村药品监管的水平,而且还降低了行政监督的成本,提高了行政监督的效率,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的农村地区药品安全“管不了、管不好、管不到底”的问题。
信息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本站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