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瑞典,40公斤的史上第一部移动电话问世。30年来,关于手机是否危害健康的争论此起彼伏。最近,使用手机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说法,日益增加。用英国研究人员劳里·查里斯的话来说:“如果最终证明手机对人体有害,其影响将远甚于当前的吸烟问题,成为21世纪最值得关注的健康话题。 ”
手机有害论
手机惹发的第一起诉讼
1992年,在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拉里·金主持的一次访谈节目中,一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男子提出,他的妻子苏珊之所以患上脑瘤继而丧命,是因为两年来使用了安全指标不合格的手机造成的(NEC公司生产的P9000型手机)。他向手机制造商美国NEC公司和CTE莫比奈特电话公司提起了诉讼。作为历史上的第一纸手机辐射致脑癌的诉状,此案一出,引起公众一片哗然。
高频微波导致不育
匈牙利科学家曾发现,经常携带和使用手机的男性的精子数目可减少多达30%。有医学专家指出,手机若常挂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旁,可能会影响使用者的生育机能。
英国的实验报告指出,老鼠被手机微波辐射5分钟,会产生DNA病变;人类的精、卵子若长时间受到手机微波辐射,也可能产生DNA病变。此外,由于手机通话是通过高频电磁波发射电讯号的。而高频微波会对人体的生殖和胚胎发育产生影响,对男性的生殖功能影响尤其明显,比如会导致精子数量明显减少,精子活力不足。对女性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为:使女性月经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如果是高强度的微波辐射更可能会引起流产、胎儿畸形或死胎,低强度的微波则可能对子代出生后的若干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机能障碍症状繁多
英国研究人员称,手机辐射对人的头部危害较大,长时间使用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导致白血病、失忆、失眠、多梦、脱发等症状。而几年前德国的一项研究首次发现,手机辐射可能导致眼癌。他们在对比了3000名患眼癌的人和3000名正常人后指出,经常使用手机的人患眼癌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出3倍。
2006年4月,瑞典国立劳动生活研究所的研究也发现,手机的长期、重度使用者,在惯听电话的这一侧头部,发生恶性脑瘤的风险可能高出2.4倍。频繁使用手机超过10年,恶性脑瘤的风险会增加3.7倍。
本月20日,根据荷兰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的300个人进行了为期2年多的研究调查称,使用手机会引起大脑活动放慢。尽管这种影响尚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但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是可以预见的。研究人员已计划延长研究时间,并将研究范围扩大到17000人。
手机无害论
用“反证法”维护品牌
作为诺基亚品牌的发源地,在芬兰,手机意味着“人手一机”。同时,芬兰也成了手机无害论最忠实的拥护者。
芬兰库奥皮奥大学曾公布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手机对人体无害,不会诱发癌症。共同参与这项研究的还有芬兰防止辐射中心、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坦佩雷理工大学和图尔库大学的研究人员。当时,研究人员先后对老鼠和人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被测试人员的听力和记忆力没有因为使用手机而下降或减退,其大脑血液循环和体内平衡也没有因为手机辐射而受到影响。
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研究人员则在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的3年间进行了广泛研究,其目的是要查明手机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神经和感官系统的影响。在各项测试后,研究人员没有找到手机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证据,因此认为手机对人体无害。有害的证据不足,继而推定无害,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反证法”。
热能不会“煮熟”大脑
手机有害论者曾提出过“辐射等于把脑子煮熟了”的说法。当时,英国学者做过一个试验,他们把手机放到线虫的抚育箱里,手机发出的电磁辐射作用于线虫。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线虫就像用水煮过一样。
尽管反对者们也承认手机这类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仅仅会在产生热能的作用下对人体造成危害,但他们认定手机的电磁辐射不能“加热”细胞和组织,不会对它们造成损伤,所以也不会引发癌变。
针对“细胞对非热能的手机辐射也有反应”的研究结果,反对者们则认为,细胞分裂是身体的自然过程,并不能证明是手机对健康造成的影响。英国巴布拉汉研究所的生物化学家库克说:“这是个有趣的研究,但他们见到的是过程中一个很短暂的活化作用,据我们所知,这不足以诱发细胞分裂。”各国政府也相继根据这项研究结论发出了手机无损健康的指引。
实验室结论靠不住
对于“使用手机的人患脑癌的可能性比没有使用移动电话的人高出2.4倍”的研究结论,英国敦提大学的西蒙·亚瑟教授认为:这项研究是在条件非常严格的实验室内进行的,而不是人体或动物的细胞在自然状态下受到了影响。由于人体同时会发生许多不同的变化过程,所以我们无法得知无线电波产生的信号是否会使人体发生可以测量的变化。
为了打消公众对于手机安全性的质疑,英国利兹大学、英国肿瘤研究所和诺丁汉皇家医学中心的科学家联合组成了专家小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他们走出实验室,先后查访了自愿接受调查的2682个手机用户,其中966名为神经胶质瘤患者,1716位为健康人,让他们回答3个问题:近10年来是否经常使用手机,经常将何种配件连接到手机上,以及使用过什么品牌的手机。之后,专家小组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对一般手机用户来说,由使用手机引发的神经胶质瘤的高风险不存在。”这一研究成果也曾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
专家建议 防范为主
建议一:儿童勿使用手机
俄罗斯国家防辐射委员会说,使用手机时,人体俨然成了天线的一部分,因而电磁波会进入大脑。儿童处在发育期,颅骨比较薄,容易被射线穿透,研究表明,儿童大脑吸收的辐射相当于成人的两至四倍。此外,手机磁场还会大大削弱儿童的免疫系统。
西班牙一家科研所发现,11到13岁的孩子打两分钟手机造成的大脑生物电流活动的变化,在中断通话后还会持续两个小时。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证明,使用GSM手机的10到11岁的儿童,其反应能力大大降低。而瑞典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更惊人。他们发现,5到10岁期间使用过手机的人,20至29岁时得大脑肿瘤的危险增加;其他年龄段的人使用手机后,则没有发现这样的危险。
建议二:尽量缩短通话时间
通过目前各项针对手机是否危害人体的研究,人们还无法推断,辐射对人体究竟有何长远影响。用伦敦大学研究人类大脑神经细胞的科学家盖布尔的话说:“手机辐射致癌有一个很长的潜伏期,人们很难一下子看到它的危害。”
上月底以色列科学家也发布了“手机释放的辐射在短短5分钟便可致癌”的说法。对此,很多研究人员提醒手机用户,尽量缩短使用手机通话的时间。
此外,专家建议,如果可能,尽量使用耳机接听电话。但由于如今市面上有些手机的耳机线可以充当天线使用,或者耳机插口离内置天线很近;还有一些手机虽设有专门天线,但内置收音机却必须以耳机充当天线才能收听。对于这些手机而言,用耳机接听电话反而辐射更大。因此,应选择使用不充当天线且带有屏蔽线的手机专用耳机。
建议三:安全合理放置手机
应该将手机关机或放在远离枕边的地方。在家中,尽量将手机放在桌上、抽屉里。此外,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能把手机挂在胸前。
鉴于匈牙利科学家“手机辐射杀精”的研究结论,专家建议手机使用者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且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大衣口袋里。专家建议外出时,手机最宜放在包里。
信息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本站编辑:魏雅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