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八日电(记者曾利明)今天是第十个“中国高血压日”。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齐小秋今天称,随着高血压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国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高血压防治防线。
他在此间举行的“从观念到行动——全国高血压日十年回顾”座谈会上称,中国高血压防治局面正在由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由城市为主向城乡并举、由高层向基层、由专业人员行动向群众自己行动、由卫生部门行动向全社会行动的六大转变。这些转变必将有效地遏制高血压发病的增长趋势,减少脑卒中及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
齐小秋指出,目前已摸清了全国高血压患病、发病以及主要危险因素水平;制定了膳食盐摄入的标准、正常体重范围以及高血压防治、肥胖防治、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等。政府、学术团体和社会各界共同行动,开展大众科普,知识讲座、专家义诊、基层医师培训等丰富多彩的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活动。与十年前相比,全社会的防治知识增加,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不断提高。
座谈会公布的“健康膳食、健康血压促进行动”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功能社区劳动力人群的高血压现患率已达百分之三十,明显高于二00二年调查的全国成年人群和全国大城市成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水平。但可喜的是这一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八点六,治疗率超过百分之五十一,控制率为百分之二十五点七,同样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病是最主要的居民死亡原因,全球每年与之相关的死亡人数高达一千二百七十万。中国目前每年有三百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四成,成为头号杀手。
为唤起民众对高血压的关注,中国卫生部今年五月立项开展了高血压日主题宣传活动“健康膳食、健康血压促进行动”,部署各地开展高血压日健康教育活动。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站编辑:魏雅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