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第二阶段工作日前在北京启动。该研究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与中国乔治中心合作进行,其第一阶段已经在2006年7月顺利完成,其研究结果在很多方面明确了我国多数医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治和管理与国际先进标准与指南尚有明显差距。因此,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将是该项目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
卫生部疾控局慢病与营养处的雷正龙处长强调:“目前我国有650万冠心病患者,而且每年新发的冠心病就有50万例。
这个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我相信项目的实施将会对我国心血管疾病诊治的规范化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医疗领域实施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符合我国当前卫生改革的方向。”
该研究项目中方主要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介绍,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高且直接危及生命,其诊疗更应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临床诊疗指南的遵从情况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医疗质量。项目澳方主要负责人、澳大利亚乔治国际卫生研究中心心血管部主任AnushkaPatel博士说:“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工作中,实行临床诊疗路径是减少死亡率、节约医疗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一措施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得到了验证。随着中国医疗体制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理论上讲,推行临床诊疗路径将会带来更大的益处。”
“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第二阶段”计划在全国70多家医院中进行,整个研究预计会有近18000名患者参与。目前,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已经成立,委员会成员由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著名专家和学者组成。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血管病学专家组成的工作组也已完成了用于干预的临床路径草案,并将为参加医院提供技术培训等相关支持。整个研究干预计划历时三年,每六个月为一个评估周期。
信息来源:人民网
本站编辑:小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