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久后,你只要对着一台仪器呼一口气,就能判断出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而无须通过抽血体检等方式。记者25日获悉,今年34岁的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凭借“原位活体质谱检测技术”,日前获瑞士联邦理工学院颁发的瑞士分析化学杰出贡献奖,这是中国学者首次获得该奖,也首次为现代中医找到了科学依据。
江西教授获国外大奖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是爱因斯坦的母校,被誉为“诺贝尔奖”的摇篮,其化学系就有14名诺贝尔奖得主被国际权威人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的化学系。近日,该院首席教授抵达东华理工大学,向一位年仅34岁的江西教授颁发“杰出贡献奖”证书,这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这也标志着江西学者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国际化学界的高度认可。
据了解,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是因“发明EESI-MS技术并开创EESI-MS活体分析的杰出贡献”,被瑞士分析化学杰出人才中心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授予“杰出贡献奖”。
呼口气可得病理信息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可能并不懂EESI技术是一项什么发明,但就是这项江西学者的发明,或许将改变许多人今后的看病就医方式。
东华理工大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许多人到医院去看病,医生首先就会要求抽血化验,而今后可能就只需要呼一口气就可以查出医生需要的病理信息。
从望闻问切中受启示
2006年4月开始,在欧洲一项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陈焕文教授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在此期间,自幼受到中医熏陶的他,从中国医学的“望闻问切”中受到启示,利用现代质谱技术来检测人呼出气体成分,建立了呼出气体的原位活体质谱检测技术,首次在呼出气体中观测到了许多代表人的生理和病理信息的非挥发性分子。
东华理工大学有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陈焕文教授是该校从美国普渡大学引进的有机质谱学博士后,目前,他所建立的团队在国内开辟出新的领域,尤其是在有机质谱的核心技术——离子源制造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赞陈焕文研究成果
据了解,今年1月份,陈焕文教授的该项发明作为国际学术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封面文章发表,也由此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对于陈焕文的研究成果,著名化学家、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芬恩评价说:“EESI技术将有广阔的用途,分析化学家们将对此项技术的诞生满怀感激。”
信息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本站编辑:大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