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为人关注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在中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已是十年前的三倍多。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行的首届中意甲状腺外科论坛上,专家指出,早发现、首次规范性的治疗和合理的治疗方式,是提高甲状腺癌预后效果的根本保证。
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甲状腺癌好发于青年女性,为男性患者的二至五倍,其原因迄今仍是世界之谜,专家认为可能与女性激素分泌水平过高有关;但接触放射性物质过多,会导致甲状腺癌发生,目前是国内外该领域专家的唯一共识。
据统计,一九九六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甲状腺癌病人为二百五十例,二○○六年上升至七百三十五例,其中八成以上来自沿海地区。二○○三年上海甲状腺癌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五点八七,二○○四年上升为十万分之六点八九。
专家指出,有甲状腺癌家族史和沿海地区居民为高危人群,应引起广泛关注,并表示,早期甲状腺癌经规范治疗,通过手术九成以上可以治愈,恶性程度最高的未分化甲状腺癌,如不及时治疗,一年内几乎全部死亡。
首届中意甲状腺外科论坛主席、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嵇庆海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早发现、首次规范性的治疗和合理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
据悉,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首发症状为颈部无痛性肿块,多数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难及颈部压迫感,另一部分患者颈部会出现肿大的转移淋巴结,经进一步检查会发现甲状腺内的原发病灶。因此,如发现自身颈部有随吞咽而活动的肿块,或大于两厘米的固定颈部肿块,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嵇庆海认为,甲状腺癌的预防主要应从诱因着手,如积极治疗癌前病变,缺碘地区要补碘;保持良好情绪,生活中应积极克服悲伤、焦虑、痛苦、急躁的情绪,尽最大努力增加生活和工作中的快乐;开展群众性的普查普治,有甲状腺癌病史的家族要定期检查;从事与射线有关系的职业人群,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及数量,定期作体格检查,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