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供暖之后室内外温差加大,这几天感冒患者增多。北京市疾控中心今天提醒市民,正确预防和治疗感冒:并不是所有感冒病人都需要打点滴或服用抗生素,医务人员和患者本人都不要对普通感冒“小病大治”,否则有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病毒感冒细菌感冒大不同
市疾控中心的专家介绍,感冒是常见病。有资料表明,一个学龄前儿童一年可以平均感冒4至10次,成人2至4次。病毒性感冒与细菌性感冒大不相同。一般病毒引起的感冒不发热,症状相对较轻。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有时有脓痰。但是,非专业人员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很难区分,血常规检查是最实用的方法。如果我们到医院看病时验一下手指血,很容易区分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感染。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感染后继续细菌感染情况有点复杂,需要由临床医生进行判断。
上呼吸道感染别用药物预防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90%由病毒引起,10%由细菌引起。不管是病毒引起的或是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最重要。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提示大家,最好不要采用药物的方式来预防感冒,日常生活中注意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注意平衡膳食,要多食富含高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此外还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分疲劳;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老人、儿童、孕妇等体质较弱者应少出入公共场所,尽量不到医院等病人较多的地方,到医院时应该戴口罩。
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感染。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感染,而对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无效,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治疗病毒性感冒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病毒性感冒自然病程约一周左右,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水,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无需使用抗生素。医学界也不主张为了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而使用抗生素。
不要迷信“打点滴”
即使对于细菌性的感染,市民也不要迷信“打点滴”,应该按照抗生素使用的原则用药。专家表示,临床医生在工作中也应该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范围,不要盲目为病人输液,以免出现药物滥用的情况,也可大大减少病人不必要的医疗开支。
信息来源:北京晚报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