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8点半,来自贵州六盘水的志愿者张梅在同济医院血液科打了第一针动员剂。三天后,从她身上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将挽救一个素不相识的鄂州白血病少年。
张梅是一个苗族女子,11月27日是她的30岁生日。“能在生日当天实现救人的心愿,真是上天赐予我最大的礼物。” 张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
张梅说,她现在是个自由职业者,1999年,她成为了一个献血志愿者,到现在为止一共捐献了三次,共600毫升。去年6月她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今年7月3日,张梅接到当地红会的通知,她与湖北的一个14岁白血病少年白细胞抗原体初配成功,她的身体体检也符合捐献要求。前日,在贵州省红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她飞到武汉。打完三针动员剂后,她将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接受骨髓移植的患病少年正在协和医院儿科血液科治疗,据患者的管床医生黎纬明介绍,半年前患者在该院查出患有白血病,一直在寻找合适的造血干细胞提供者。11月27日,他将第一次注入干细胞,如果数量不够,28日将注入第二次。
根据中华骨髓库相关规定,捐献者和接受者一年内不能见面。“我能做多少就会做多少,能帮助他人我觉得很高兴。”张梅说。
据贵州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杨梅介绍,张梅是全国首例苗族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同时也是贵州省的首例女性捐献者。 信息来源:长江商报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