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从多家医院的呼吸科了解到,随着天气逐渐转冷,本市已进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各家医院呼吸科和内科的病人明显增多,其中儿科门诊的增量最明显,一般医院的门诊量增加约3成,儿童专科医院的就诊人数甚至翻番。
目前正值秋冬季节转换之际,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发病高峰期。近年来持续的暖冬气候,灰霾天气不断增多,使“慢阻肺”患病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眼下咳嗽人群的增多还与“秋燥”上火病人增多有关。
读者投诉
咳嗽乘客“围攻”健康人
昨天上午8点多,龚先生从轨道交通2号线北新泾站乘车去上班。天气预报所说的降温虽然感觉还不很明显,但旁边一名中年男子发出的阵阵咳嗽声提醒他这是个感冒高发的季节。“当时车厢还不算拥挤,我连忙挪到离他远一点的位置。”龚
先生说,谁知一到中山公园站,一大群人涌进车厢,其中三四个人也在不停地咳嗽。
“高峰时段的车厢已是人挤人,旁边又有一位仁兄不停地清理肺部,咳嗽声几乎就在自己耳边,可我根本不可能躲闪。”龚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一边眼瞪对方,一边尽量别转面孔躲避“袭击”。
不光是乘地铁,这两天坐公交车的上班一族都有类似的遭遇。在人民广场附近上班的沈小姐家住浦东,每天都要坐公交车换地铁。“天气渐渐冷了,公交车都关着窗。本来空气流通就不好,要是感冒患者打个喷嚏,简直无处可逃。今天早晨,我在车上被两个咳嗽的人前后夹击,我提醒一名老是对着我的咳嗽者,希望他注意一下,不要传染给我,结果他竟然骂我!”昨天,沈小姐委屈地告诉记者,入冬以来,办公室的不少同事频频感冒,大家都怀疑与自己在地铁、公交车上遭遇咳嗽者有关。
专家说法
戴口罩可阻隔“交叉感染”
“在空气浑浊、新风输送不畅的公共场所或交通工具,确实极易造成感冒的交叉感染,尤其是上班族中那些工作强度大、抵抗力差的易感人群。”上海胸科医院急诊科主任蒋锦琪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季节转换,每出现一波降温,呼吸科和内科的就诊人数就会直线上升。
由于飞沫是感冒病毒传播的一大途径,因此咳嗽很有可能传播感冒。感冒患者特别在咳嗽和打喷嚏时,喷出的唾液飞沫可达几万至上百万个。如果健康人吸入含有感冒病毒的飞沫,就有可能被传染。因此蒋锦琪建议,不管是已经患有感冒,还是担心被染上感冒的市民,早晚外出时都可考虑戴上口罩,这样能有效地阻挡飞沫传播。“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打喷嚏或咳嗽时最好不要正面对着别人。即使忘了戴口罩,也可以用手帕或纸巾代替一下”。蒋锦琪表示,同时大家还是要注重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办公室应常开窗通风。
用小口罩化解对立情绪
在中国香港、日本东京以及欧美的一些城市,经常可以看到不少人在乘坐公共交通时戴着口罩,一问才知是大家都遵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旦咳嗽、不适,出行时就会戴口罩,防止给他人造成不便。在许多地方,感冒患者自觉戴上口罩出行,已成为一种城市文化。
感冒了还要上班,确实有点郁闷,也许你想不到自己的咳嗽声已引起旁人的反感、成为别人的负担。但你是否意识到,只需一只小小的口罩,就能减少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在为自己加分的同时,化解掉不必要的对立。晨报为此发出小小倡议:咳嗽了、感冒了,请戴口罩出行。
信息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本站编辑:魏雅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