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专家倡议应尽快在公共场所实施先进心脏急救技术

专家倡议应尽快在公共场所实施先进心脏急救技术

  发布日期:2007/12/9 9:23:24

  “每位健康成年人都学会心肺复苏并能拿起心电除颤仪,所有的车站、机场和购物中心装置自动心脏除颤器。”为实现这一理想的心脏急救状态,更好地迎接2008北京奥运,我国急救专家倡议迅速在公共场所和奥运场馆实施心肺复苏与心脏除颤(CPR·D)联合行动计划。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救援医学会会长李宗浩8日在“中国国际第五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上介绍,近年许多发达国家实行覆盖所有普通民众的心肺复苏与心脏除颤规范教育培训,公共场所如同设置消防设备那样设置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因此近年国外突发心脏猝死患者的成活率达到50%左右。

     “然而我国突发心脏猝死患者的成活率仅有1%。”李宗浩说,“我国急需将心肺复苏与心脏除颤知识技术从医务人员的手中解放出来,交给广大民众,这样才能真正、更好地抢救生命。”

     为此,出席本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的急救专家向政府和社会发出实施“心肺复苏与心脏除颤(CPR·D)联合行动计划”倡议书。李宗浩介绍,行动计划以2008北京奥运为契机,联合国内急救和心血管病方面的权威专家组成行动小组,制定国内心肺复苏指南,并尽快在举办奥运的城市如北京、天津、香港、沈阳、青岛的运动场馆以及人员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实施心肺复苏与心脏除颤行动,设置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并规范培训公共场所、奥运场馆的工作人员。

     据了解,目前国内仅在首都机场、部分大城市国际会议中心等场所放置了少量的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

     武警总医院副院长郑静晨表示,武警总医院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将进一步开展急救免费培训,同时作为北京奥组委确定的2008年奥运会医疗保障单位,医院还将抽调医护人员进驻奥运村,为各国运动员、国际奥委会官员、奥运记者等提供院外急救医疗服务。

     据介绍,过去在医院外对突发心脏猝患者主要实施心肺复苏-胸外挤压和人工呼吸,而除颤一般都是在医院内由医生进行。1979年,德国科学家设计了可由经过培训的公众操作的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械,目前在国外公共场所和家庭中应用已有十多年历史。

信息来源:新华网

本站编辑:魏雅荣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注射用盐... 冻干粉... 上海 2019-09-16
对乙酰氨... 泡腾颗... 山西 2022-01-01
福多司坦... 片剂 内蒙古 2020-01-21
盐酸丁咯... 注射液 沈阳军区 2012-06-15
二丁片 薄膜衣... 吉林 2021-09-23
晕复静片 糖衣片 河北 2010-11-30
格隆溴铵... 气雾剂 甘肃 非... 2021-03-05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