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林口:农民有了健康档案。张春祥摄 人民日报
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额仁斯玛今年春天被查出患有心脏病,“我当时吓蒙了,这得花多少钱啊?!” 她家以放牧为生,人均年收入只有1800元左右。这些钱不仅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要供两个女儿上大学。不过,体检的医生给她吃了定心丸:“早发现早治疗,只要参加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可以
报销很大一部分。”目前额仁斯玛的病情已
得到有效控制,旗合作医疗办公室根据她看病的花费,按比例给她报销了15000元的医药费。
与额仁斯玛有同样感受的农牧民群众为数不少。过去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卫生工作投入比较低,农牧民缺乏稳定有效的合作医疗制度,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脆弱。200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着力推行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为牧民群众撑起了健康保护伞。
和多数农区不同,牧民居住点非常分散。就拿西乌珠穆沁旗来说,面积达到2.29万平方公里,以前牧民看病要到旗里、苏木(相当于乡),非常不方便。从去年开始,西乌旗开始为每个嘎查建立卫生室。
正在浩勒图高勒镇哈拉嘎图嘎查卫生室看病的巴特尔告诉记者:“我这次输了两瓶液,还拿了药,一共才花30多块,比去药店还便宜。”该嘎查卫生室卫生员丛日民说,自卫生室建立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7000多人次来这里就诊,大大降低了牧民看病的成本。
2006年,西乌旗重点加强旗、苏木、嘎查三级医疗网的网点建设,大力建设嘎查卫生室,选聘学医的牧民子女从事基层卫生工作。旗财政为每个新建或维修的嘎查卫生室投入1万元。该旗卫生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到明年西乌旗将为每个嘎查都配上卫生室。
如今,内蒙古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的范围越扩越大,从最初的7个旗(市)发展到95个,参加合作医疗的农牧民也从76.6万人增加到1126.78万人。现在除6个没有农牧民的城区外,全区其它旗县(市、区)全部实施了该制度,100%覆盖了农牧民人口。今年前两个季度,自治区已经为200多万农牧民报销住院和门诊等费用1.71亿元。
政策亲历者说
额仁斯玛:俗话说:“金罐、银罐,抵不住家里有个药罐”。我们以前是得病容易看病难,多亏去年加入了农牧民合作医疗,自己只交10块钱,就能给报销这么多医疗费,看个病再也难不住咱了!记者 贺 勇
链 接
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2448个,参加新农合人口7.26亿人,参合率为85.6%。
信息来源:人民网
本站编辑:大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