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15分钟内11次电击激活心脏 救活大面积心梗患者

15分钟内11次电击激活心脏 救活大面积心梗患者

  发布日期:2007/12/27 7:59:26

   15分钟内,11次心脏停止跳动,11次电击除颤恢复心跳,为介入手术赢得宝贵时间———日前,一大面积急性心梗患者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幸运地获得救治。据了解,单纯的药物融栓治疗,对急性心梗患者而言死亡率仍高达20%;急救+介入的“绿色通道”模式,可以使死亡率降低到5%。

  这名幸运的患者是12月18日入院的。由于发病急,送到急诊时,患者血压低,面色苍白,表情痛苦,精神委靡。“我们迅速判断,其为急性心梗患者,于是在实施急救同时,立即与介入科联系,准备介入手术。”急诊科主任刚丽说。

  急诊医生迅速而有效的判断,为患者的治疗赢得了第一时间。不到10分钟,患者被送入介入科。此时,循环内科主任金哲和介入手术团队已准备就绪。就在大家准备向堵塞血管内放支架时,患者心跳却突然停止。“心脏骤停是心梗治疗中非常危险的情况。停跳1分钟,呼吸停止;如果反复骤停,会影响患者全身各脏器供氧,特别是脑部,心跳骤停4 6分钟还不能恢复,脑部将因缺氧出现不可逆的损伤。”金哲说。

  现在,金哲碰到的正是最坏的情况:心跳反复骤停。在接下来短短的15分钟内,患者出现11次心跳骤停。幸运的是,由于手术是急诊医生与介入医生共同参与,每次骤停时,急救医生都能够立即进行电除颤。在一次次“砰砰”的间隙,介入医生见缝插针地植入临时起搏器、放入支架、打开血管……“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越早开通堵塞血管,患者心肌挽救越好。”金哲说,“这需要急诊与介入治疗的完美配合。”

  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手术,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目前病情已经平稳。据了解,类似这种急诊+介入的“绿色通道”目前被认为是有效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的治疗方案。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广泛应用。在我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市中心医院也已开展。但由于医院科室布局和就医流程等问题,部分医院仍停留在急诊、介入相距遥远,各自为战的阶段,使得患者无法得到最佳治疗,甚至错失治疗时机。“全市每年急性心梗患者上千例,人命关天。”金哲说。

信息来源:东北新闻网

本站编辑:魏雅荣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皮敏消胶... 胶囊剂 甘肃 非... 2018-03-14
蛇胆川贝... 散剂 山西 非... 2011-06-07
天舒胶囊 胶囊剂 甘肃 2016-03-11
阿里红咳... 合剂(... 广西 2021-09-24
注射用丹... 粉针剂 宁夏 国... 2021-03-03
消痔丸 水蜜丸 甘肃 非... 2022-03-17
牛黄蛇胆... 滴丸 河北 2010-11-30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