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变化被称为心肺功能的晴雨表。随着近期气温的不断下降,上海市六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急诊室内收治了大量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梗的病人,且心胸外科的病房中住院人数也不断上升,其中不乏极其危重棘手的病人。
针对这一情况,六院心胸外科主任吕志前教授表示,冬季天气 寒冷,一定要谨防心脏病的侵袭;而冠心病病人对天气变化的适应性较差,更应特别注意御寒保暖,同时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增加身体的抗寒力训练,避免温差过大对机体的刺激。
低温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增高、心率持续加快,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低温刺激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变缓,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心脏必须增加工作才能代偿这种不足。这就导致心脏的负荷增加,容易诱发心绞痛。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症等疾病的患者,低温引起的血管痉挛及血管收缩可使冠脉血流减少,引起心肌缺血,加重疾病,诱发心脏事件,如心肌梗死、猝死等。
生活小贴士
清晨及下午是心脏疾病发作的高峰期,很多病患都是清晨或午睡后起床时,未注意保暖而发病,因此医生呼吁有慢性病患的家庭,要特别注意病人的保暖,并提醒慢性病患最好不要喝酒取暖,以免外出时因温差过大发病。 信息来源:文汇报
本站编辑:魏雅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