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调查表明男性下蹲排尿患肠癌率可降低40%

调查表明男性下蹲排尿患肠癌率可降低40%

  发布日期:2008/1/5 11:17:28

  据《中华养生保健》报道,我们知道,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尿道括约肌也不例外——较年轻时退化。男性尿道的一个特点是比较长(约15~20厘米),全程可分为3个部分——尿道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尿道前列腺部长约3厘米,被前列腺所包裹。男性进入中老年期后,前列腺肥大的发病率大大增高,加上尿道长而弯曲,最容易发生尿等待、尿滴沥及尿不尽等烦人现象,即使用最好的药物,也只能治标,但难以治本。如采用下蹲排尿法,可使腹压增强,利于尿液较顺畅地排出、排尽,减少尿液在尿道的存留,于是有效地解除了因排尿不畅而带来的烦恼。

  下蹲排尿对减少乃至避免男性老年人常见的排尿性晕厥的发生也有良好的作用。这种排尿性晕厥大多发生在半夜或清晨及睡午觉起床上厕所排尿时,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起床站立姿势排尿时突然发生的直立性低血压而引起。因为,睡眠时人体的迷走神经活力增强,全身肌肉放松,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如此时突然站立起来就会因迷走神经活力的突然降低,使调节控制血压、心率的神经反射弧发生障碍,出现心脏抑制,造成搏出的血量减少,继而导致脑的供血不足,引发短暂的晕厥。另外,睡眠过程中膀胱里积尿较多,膨胀的膀胱在迅速排空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了心动过缓,于是造成脑部供血不足也易发生晕厥;排尿速度快时,使膀胱容积突然缩小,腹腔内压力下降,静脉回流速度减慢,血液淤积在盆腔内引起血压下降,同样可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轻者造成皮肉受苦,重者可导致颅骨或其他处骨折,甚至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所以,老年人最好采用坐便器或蹲下小便。

  再者,下蹲排尿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做提肛运动,以锻炼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加速肠内废物清除,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有效地减少中老年人便秘的发生,同时可使硫化氢、粪臭素等致癌物的重吸收降低,从而保护肠黏膜少受致癌物的毒害。调查资料表明,下蹲排尿的男性的肠癌患病率较站立排尿者降低40%,这也是习惯于取蹲位小便的印度男子肠癌患病率低的奥秘之一。

  此外,有关研究显示,蹲位排尿还可引起一系列肌肉运动及其相关反射,对中老年男性的运动、循环、神经系统等都有益。中老年男性朋友们不妨一试。

  值得提醒:中老年人下蹲排尿后要缓慢地站起来,特别是体弱者最好是扶着墙壁或抓住其他支撑物(如拐杖等),千万不能站立过快,否则同样可诱发晕厥摔倒而使身体受到意外损害。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血脉通胶... 胶囊剂 河南 2017-10-10
甲氨蝶呤... 注射剂 贵州 非... 2018-11-06
地特胰岛... 注射液 江西 2017-03-22
黄柏片 片剂 贵州 非... 2018-07-06
生脉(党... 软胶囊... 广东 非... 2015-11-04
八味獐牙... 片剂(... 广西 2016-11-09
和血明目... 片剂 甘肃 基... 2022-03-17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