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宁夏银川市采访发现,部分药店、药品超市对一些常用药品实行拆零销售,尽可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最小剂量药品的购买需求,此举不仅减少了消费者的费用支出,还杜绝了药品资源浪费。
消费者:整盒买药易过期
家住银川市兴庆区的市民周涛说,过去买药都是一买一整盒,一般吃几次,病就好了,剩下的大量药品时间一久就过期了,不得不扔掉。
“要是药品能吃多少买多少就好了,这样可以避免浪费。”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感冒药、消炎药等常用药品完全可以拆开卖,没必要整盒购买。
记者在银川市看到,部分药店、药品超市设有药品拆零专柜,对一些常用药品实行拆零销售。如常用药品咳特灵片每盒售价为27元,拆开后,售价为每板2.7元。药店营业员说,一板咳特灵片基本上就能达到预期疗效。
事实上,药品拆零销售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的业务之一。该规范指出,药品销售企业都应设有拆零专柜,“拆零药”必须集中存放于专设的拆零专柜中,保留原包装标签,并在出售时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服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
记者注意到,在国内部分地区,药店的拆零业务甚至被提上了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2007年7月底在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一项专门针对“拆零药”市场进行规范的民生法规被提请审议。另外,河南开封的一些药店相继推出了“5角钱专区”以及拆零销售业务。据当地媒体报道,此举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药店:“拆零药”推广难
银川市老百姓药店的主管何春杨说,药店开设拆零专柜,一方面确实是相关法规的硬性规定,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经济承受能力。“有时候,患者吃了一点药病就好了,剩下的药过期存放现象很常见。”何春杨说。
“家庭药箱”过期现象确实很严重。资料显示,中国城市平均每个家庭有过期药物215粒,其中有30%至40%的药品超出有效期3年以上。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现象与部分药品包装较大、药品拆零服务不够普及有一定关系。
然而,由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并未明确规定拆零销售的药品品种,所以很多药店虽设有拆零专柜,但拆零药品种类却不多,部分药店的拆零专柜甚至形同虚设。
何春杨说,药品拆零销售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十分麻烦,且卖“拆零药”需要登记消费者的电话等信息,有的消费者不愿意留下任何信息,无形中增加了药店的工作难度;此外,“拆零药”利润低。这些因素都导致药店拆零销售业务发展缓慢。
厂家:药品拆零须加强规范
“药品拆零卖听起来好像挺方便群众的,但是我怎么能够相信拆零后的药品质量呢?”银川市民小邵向记者提出了他的疑问。
银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科科长徐世明说,药监部门要求药店的拆零工具必须清洁、卫生,防止药品被二次污染,“拆零药”必须注明药品信息,“拆零药”必须有拆零登记,其目的就是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安安全全地用药。
“‘拆零药’确实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对于瓶装药,我们要求药店和医院随用随拆,且开药量应在3日内用完。”徐世明说。
徐世明认为,对于解决看病贵问题,药品拆零销售治标不治本。他建议药品生产商在包装药品时,可考虑多推出一些小包装,或者是更适合拆零的包装。
宁夏社科院副院长陈通明说,药品拆零销售是一件好事,值得提倡,它使药品资源得到了合理调配,既节约了资源,也方便了群众。针对药品拆零销售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厂家、药店联合起来加以解决,逐步完善药品拆零销售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举措。
信息来源:新华网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