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然而,在生活日益富裕、饮食日益丰富、健康日益得到关注的今天,年夜饭乃至整个年节期间的饮食健康问题便渐渐凸现出来,人们期待不失热闹美味却更具科学理性的节日餐饮。 记者调查传统年夜饭普遍高油多荤
上海营养学会专家曾对近几年市民的年夜饭餐桌做过一番调查,结果发现餐桌上普遍荤食过多,素食较少。通常的比例是七八个凉菜和热荤菜、两个高汤配两三个素菜。有些人甚至认为蔬菜不够档次登上年夜饭的席面。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膳食纤维严重不足,而脂肪、蛋白质则严重超标。
除此,煎炸烹炒的食物过多,导致油脂过剩。家庭主妇在烹制年夜饭时喜欢采用煎炸的方式,如炸年糕、炸鱼、炸丸子、炸鸡之类的食品。不论是红烧还是软炸,脆皮还是干煸,水煮鱼还是香酥鸡,菜肴的烹调中总要加放大量油脂,肉类煲成的汤和火锅当中也总是浮着一层油。结果自然是食物能量过高,几乎不可避免地造成高脂肪、高热量摄入的结局。
专家们还发现,市民年夜饭餐桌上几乎不吃普通的米饭、馒头、白粥一类主食,以菜肴和酒类为主,配以八宝饭、麻团、饺子、炸春卷、年糕等“花色主食”,不知不觉中体内摄入的盐分和油脂的数量便比平时多了。
往年门诊“年节病”时有发生
由于年节期间饮食失常,既没有做到定时餐饮,也不能做到适可而止,而且食物的组成也相当不合理,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被人们称为所谓的“年节病”,给欢乐祥和的年节气氛添上了不协调的音符。
爱康国宾集团副总裁、上海国宾医疗中心院长周雅芳女士指出,春节期间很多人抵挡不住美味佳肴的诱惑,暴饮暴食之后出现各种消化问题。往年节日期间临床门诊表明,很多人因为过量饮酒和多食油腻食品使得肠胃病和胰腺病发作,更加重肝胆负担引起脂肪肝和胆绞痛。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多会出现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血管病意外发生。甚至一些有痛风症的人,春节期间也放开禁忌,过量饮酒和摄入鱼、肉、海鲜等,结果加重了自己的病情,最后无奈还得去医院治疗。因此,市民从除夕开始就应当节制饮食,开开心心过好春节,节后有空不要忘记去检查一下身体。
晚报提醒年夜饭把握四原则
专家指出,在准备年夜饭时,应把握低油、低盐、低糖、高纤四个原则,多选择清淡不油腻的食物,建议大家多以清蒸、川烫、炖煮的方式取代煎炸、红烧;肉类料理时以小火逼出油脂;炒菜时加些水,利用水蒸气对流,减少油份又避免水分流失。过年总是大鱼大肉及一些高热量食品,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肠胃不适,因此建议多补充蔬菜水果,除了换换口味解油腻外,营养又可以均衡。
信息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本站编辑:小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