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9年,那时还是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的主管俞云岫,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取消旧医药(那时中医中药被称为旧医药),全盘否定中医中药。如果取消旧医药被确定的话,治病用药,只能是西医西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中医中药就会被遗弃,这就是当时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当时在医学界引起非常大的振动,大量的中医药人士纷纷抗议游说,上海名中医张赞臣主办的《医界春秋》为此以“中医药界奋斗号”一刊发起了对取消旧医药的抗命。在同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二百多个团体,三百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大会,高呼“反对废除中医”、“中国医药万岁”等口号,上南京请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民心民声,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旧医药的决定。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上海是“国医节”的发源地,到今年“中国国医节”已有78个年头了。
将中医中药发扬光大,造福全世界。在刚刚落幕的“两会”中,中医中药的“存废”问题也是关注的重点,根据两会精神,“中医”、“中药”不会放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民间长时间争论“中医存废” 以来,中国最高一级政府给出的最为郑重的官方态度。而就在两会前夕,中法签署了中医药合作协议。据了解,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目前已在瑞士、俄罗斯等国建立了十多家中医诊所,有一百多名中医专家在此工作。在海外,华侨华人开办的中医药诊所更是数不胜数。中医药也迈出了走向世界的步伐。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