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邓小虹宣布,政府将拨款防耐药性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每年死亡13万人。 治疗结核病主要是依靠杀灭结核菌的化学药物,采用几种药物联合规律治疗,90%以上新病例均能治愈。但如果病人感染的结核菌对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产生了耐药性,治疗就很困难,其几乎成为不治之症。所以,医学界把严重的耐药性结核病等同于癌症。
邓副局长说,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约有1/4至1/5耐多药结核病人发生在中国。我国有近1/3病人为耐药病例。
造成耐药和耐多药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结核病不规范治疗造成的。邓副局长说,患者没按要求到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接受正规的治疗和管理,常常症状缓解就停药,有症状时再服药,像这样循环往复,最终导致了耐药。耐多药病人治疗需要18至24个月,而且医药费是治疗一般病人的100倍左右。
大部分耐药性结核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关键是早期发现病人,并给予规范化治疗,使病人彻底失去传染性。市政府已作出决定,对外来人口结核病采取与本市结核病人同等待遇,按规定实施免费检查和提供免费抗结核药品。另外,北京市政府今年将在全国率先拨出专款开展耐多药结核病的控制工作。
信息来源:北京晚报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