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的刘老太太两年前就被儿女称为是“老糊涂了”——反应迟钝,买菜算不了账,没记性,特别是刚发生的事情很快就忘记了,有时出门就忘记回家的路。几个月之后性格又古怪起来,爱发脾气。儿女都认为老人健忘是正常,越老越小,闹脾气也是很常见的。
可是刘老太太最后发展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常常莫名其妙的哭鼻子、藏东西、发脾气、砸东西等。陕西省友谊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陈韶颖诊断刘老太患的是:老年性精神障碍症。
陈主任介绍说,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体质变弱、智力减退,被认为是正常的“老糊涂了”,其实不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患上了老年性精神障碍症。倘若得不到重视,往往会延误治疗。
老年性精神障碍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近期遗忘现象”——把早几十年的事都记着,却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忘记了。还有性格和脾气的改变、古怪的行为等。如果老人有这些表现,儿女要引起重视、区别对待。因为老年人即使反应迟钝,也不应有频繁的“近期遗忘”现象,而一个人的性格一般是稳定的,老年人不会随着年龄增长有太大的性格变化。
陈主任说,怀疑老人患老年性精神障碍,做个CT就可以确诊。一般早期症状通过两到三周治疗,就会纠正老人的异常行为,恢复正常的情绪,但记忆力不能恢复了(因为萎缩的脑皮质很难再恢复),所以要尽早就诊。
老年性精神障碍症在60~80岁的老年人中平均发病率为5%~7%,有些发病早的人50岁也会有症状。陈主任提醒儿女要关心老人,关注老人的变化,不要想当然用“老糊涂”来解释。如果有这方面的怀疑一定要早做诊断,让老人有个高质量的生活。
信息来源:健康时报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