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了南京1400多家药店的生存状态:一半处于微利状态,一半处于亏损状态。其实,不止在南京,全国其他城市的情况也基本一样。药店竞争日趋白热化,已经不亚于百货业的竞争。在CPI高企的压力下,房租、经营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都在涨,让如今的药店备感压力。 在目前的形势下,零售药店该如何突破困局呢?
特色服务打造品牌
要想破局,首先要打造好药店的品牌形象,树立好的口碑,以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实惠的价格来增加客流量,提高客单价,提升销售业绩。如药店可以开展一些特色服务,比如送药上门、免费健康检查、免费代煎中药、中医坐堂服务、为顾客建立大众药历、免费为电动车充电充气、为顾客代购新特药等。这些对吸引客流和树立口碑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客单价方面,执业药师可以发挥其专业服务的优势,加强药品的关联销售。比如在感冒患者购买感冒药品的时候可以推荐其一并购买维生素C泡腾片;咳嗽患者在选择咳嗽药品时可以推荐其购买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等等。在品类管理方面,药店要合理摆放药品的品规,兼顾高、中、低价药品以及品牌药品与非品牌药品的陈列量,以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
日本千什县有一家石井药房,其在办公室的墙壁上钉了31个空药盒,每一个盒子上都标上了日期。石井药房根据每天来药店买药的顾客留下的病历卡(病历卡上都写有患者的出生年月日),获得了每一个顾客的生日,然后按月、日顺序记录下来。他们为每一个顾客都准备了一张贺卡,在上面写着:“您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如果你完全康复了,请告诉我们一声;如果您不幸仍需要用药,也请告诉我们一声,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然后分别投入墙壁上31个相应的空药盒内,安排专人按日期在顾客生日的前一天寄出。这样,顾客就会在生日的当天收到一张让人感动的贺卡。当然,顾客收到的不仅是感动和关怀,病愈的顾客会满意地记住这家药店的名字,下次有需要时便会自然想起它;尚未痊愈的顾客自然也会以它作为买药的首选。
节流就是增加利润
节流就是减少开支。连锁药店可以充分发挥连锁的规模优势,总部统一供货,与厂家签订大单合同,降低药品购进价格。同时,连锁门店之间可以互通有无,灵活调配临时急需的药品,这样既可以降低库存风险,又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
对于单体药店来说,一方面可以建立“采购联盟”,联合向厂商订货,增加谈判优势,降低药品的购进价格;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委托生产”,出资购买部分药品生产线,委托厂商生产,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药店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应不断优化药品的品种结构,增加价格低廉的药品种类,不断寻找更好的合作伙伴,保证常用药价格稳定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围内。对于经营面积比较大的药店,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可以将部分面积出租,降低经营成本。同时,还要鼓励员工树立节约意识,比如在白天室外光线充足的时候药店的灯只开一半,靠近窗口的一边因为光线充足不开灯,总部与门店、门店与门店之间实行无纸化办公,尽量少发传真和打电话等等。为保证节约能落到实处,可以制定门店办公费用标准,节约的有奖,超支的要找原因。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从某些方面看是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促使企业必须精简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笔者一直倡导“全职药房管理员”的理念,2007年,笔者在一家经营面积为135平方米的门店做过试点:8位员工除了店长和药师外,其他6位员工采取轮岗作业,这个月做组长兼收银员,可能下个月就是店员,此做法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为了坚持24小时服务,还将员工还分成了两组,在各组负责的值班时段可灵活安排,并对上班时间实行弹性调整,一般是3人一个班,但到客流高峰期便会增加人手。这一制度实行后,该店的效益比之前提升了不少。
节流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方面,就是减少报废商品的出现,报废商品是蚕食利润的巨大缺口。对于滞销品种和近效期的品种,药店养护员要及时填报近效期产品催销表,上报店长和采购经理。店内应该安排专人负责促销,调整这些品种的货架位置和陈列面,并适当给予促销。同时还要关注一个月未销售一盒和库存超过两个月的商品,要加大对这些商品的促销力度,因为这些商品将是今后的近效期商品和报废商品。
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效率
好的药店管理系统能够减轻门店人员的压力,提升管理的效率。还可以保证商品的合理供应,为保障顾客需求给予支持。
笔者在药店工作实践中用过6套药店管理系统,由于软件设计人员并不完全了解和熟悉药店的操作流程,因此,这6套系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最近两年,公司自行组织软件开发人员研发了一套新系统,效果果然好多了。新的系统结合了前几套系统的优点,规避了缺陷,并结合药店一线的需要和使用时的特点,开设了多个模块窗口。比如以前药店的缺货计划、库存、近效期、畅销品种、滞销品种、代理品种等数据比较难报,现在的这个系统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通过新系统还可以分析出会员购买的频率、品类关联销售等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报废商品是蚕食药店利润的巨大缺口。对于滞销品种和近效期的品种,药店应该安排专人负责促销,调整这些品种的货架位置和陈列面,并适当给予促销。同时还要关注一个月未销售一盒和库存超过两个月的商品,要加大对这些商品的促销力度,因为这些商品将是今后的近效期商品和报废商品。”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