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活性人造皮肤问世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活性人造皮肤问世

  发布日期:2008/4/16 8:35:27


  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组织工程产业化产品——活性人造皮肤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研制成功。日前,“活性人造皮肤”已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这标志着我国组织工程皮肤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了产业化时代。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烧伤与溃疡患者约1500万,其中约350万人需进行皮肤移植。多年来,临床治疗皮肤烧伤均采用自体皮肤移植,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不仅造成患者新的创伤,有时还会出现“无墙可拆”的现象。因此,开展组织工程人造皮肤的研究,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热点。

  为了探讨人体可替代皮肤来源的新途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病理教研室主任金岩教授率领课题组成员,自1998年开始“人造皮肤”课题的研究,并获得了国家“十五”、“十一五”、“863计划”重大专项及军队和陕西省课题资助。他们按照组织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将人体的健康皮肤组织,在体外采用消化、分离、培养等技术,获取表皮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经过大量扩增,并按照细胞类型及代数,建立了不同用途的细胞库,再将表皮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复合于牛胶原蛋白支架上,使其重新形成一定形态功能,从而成功地培养出一种具有生命活性的活体组织皮肤。

  据金岩介绍,通过这种高科技手段研制的人造皮肤,医学上称之为组织工程皮肤。人造皮肤的最大特点有两个。一是培养扩增快速。只需指甲盖大小的活性皮肤,就可很快培养扩增出十倍、百倍或更大面积的患者所需的活性皮肤,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人造皮肤厚度约2~3毫米,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和活细胞,不仅具有天然皮肤的双层结构——表皮层和真皮层特性,而且在色泽、质感及生物相容性上都有新的突破,接近人体自身皮肤,其免疫排斥反应低,愈合时间快。可减少疤痕形成。二是临床应用简单。可以像“创可贴”那样使用方便。在医生的指导下,只需在患处清洗消毒后敷贴即可,其修复愈活后的创伤面,最终将被人体自身组织替代,因此可广泛用于各种皮肤创伤、烧伤、溃疡、外伤手术及皮肤整形等患者。经北京、广东及陕西等多家医院近1000例患者临床应用,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成功率达95%以上。

  据悉,该项研制技术目前除美国外,国内仅第四军医大学一家掌握。该研究曾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4项国家发明专利。按计划,活性人造皮肤今年将批量生产,广泛用于临床。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卡替洛尔 滴眼液 兰州军区 2010-12-30
注射用阿... 注射用... 湖南 2022-06-24
玉屏风颗... 颗粒剂 四川 2019-11-04
金茵利胆... 胶囊剂 河北 2013-12-12
青霉胺片 糖衣片 浙江 2023-02-17
对乙酰氨... 注射剂 贵州 非... 2019-01-15
幼泻宁颗... 颗粒剂 辽宁 妇... 2017-01-25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