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上海残疾人就业率达88% 将建十所职业康复工场

上海残疾人就业率达88% 将建十所职业康复工场

  发布日期:2008/4/24 14:56:43


  通过就业,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找到生活尊严。目前,本市12.4万处在就业年龄段、拥有就业能力的持证残疾人中,有11.3万人就业,就业率达88%。今年,本市还将建设10所职业康复工场,帮助那些有就业愿望及一定就业能力但推荐就业困难的残疾人上岗就业。

  就业层次低,稳定性差、面窄、结构不够合理是困扰残疾人寻觅工作岗位的四大瓶颈。本市不断拓展残疾人就业通道,以分散按比例安置与集中安置为主渠道,以扶持残疾人个体开业、自主创业和非正规就业为辅助渠道,同时依托社会力量开拓公益性劳动岗位,构建残疾人就业立体模式。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分散安置让5.3万残疾人就业,通过集中安置让4.5万余残疾人就业,个体开业和非正规就业安置残疾人约1.6万人。

  为提高残疾人就业的成功率,本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超额完成残疾人安置的单位进行奖励,对残疾人个人创业提供担保贷款、开业指导、社会保险费补贴。肢残人李烨从2001年起开始创业。去年初,李烨受袋泡茶的启发发明了 “隐茶杯”,即把茶叶直接固定在一次性茶杯的底部。在卢湾区残联支持下,这一项目成了卢湾区“阳光工场”产品,不仅销路很好,还吸纳了18名智障人士就业。

  为了延伸残疾人就业手臂,市残联协调各方,将残疾人纳入劳动整体资源通盘考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鼓励中介机构参与残疾人就业培训及推介。市残联劳动服务中心与市室内装潢协会合作,开办了为期6个月的设计培训班,在培训班学习的残疾人接受订单式培训,即先确定工作岗位,后进行培训。据介绍,在这个培训班中学习的残疾人得到组办方承诺,只要考核通过,都能进入设计装潢工厂,从事基础草图绘制工作。

  据介绍,目前正在卢湾、嘉定、普陀、徐汇等8个区试点的职业康复工场将采取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及组织方式,残疾人可选择小时工,也可选择计件工,工场以劳动津贴的方式给予酬劳。工场分为产品加工,外包服务及社区服务三种组织形式,每个工场可安置40—50名残疾人。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舒肤止痒... 酊剂 广西 2016-11-29
止咳橘红... 颗粒剂 江西 2017-08-31
调经活血... 胶囊剂 广东 非... 2019-10-11
麻芩消咳... 颗粒剂 江苏 2018-04-13
小儿咳喘... 泡腾片 江苏 2022-06-14
丁苯酞氯... 注射液 湖北 医... 2021-02-26
氯波必利... 片剂 甘肃 2010-01-12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