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构建和谐社会 走出医患关系认知误区

构建和谐社会 走出医患关系认知误区

  发布日期:2008/4/28 7:25:15


       对于目前的医患关系,公众普遍认为已到了比较紧张的程度,如不改善可能出现“医者不敢行医,患者不敢就医”的情形。笔者认为,在医患关系问题上,人们存在着认知误区,其中以医患关系紧张状况及其性质的认知误区最为关键。

       从认知的角度看,医患关系紧张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患者一方多认为医生看病常多开药、开贵药、收红包,而不管病人的治疗效果。而医务人员一方则认为,患者就诊把钱看的比命还重,总想着少花钱看好病,甚至想看完病后再从医院捞一笔。基于这样的认识,医患关系的紧张是必然的。有一份在全国五省市30所医院的随机调查显示,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质量表示满意的51.30%,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的56.92%,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表示满意的为44.76%。

       由此可见,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不满意的情绪。这一数据表明医患之间存有问题,但医患关系紧张不应成为医务人员不良行医行为、社会公众与患者不良就医行为的理由。上述调查还得出,患者对医务人员表示信任的为43%,而医务人员认为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的只有25%。抛开一些技术上的客观因素,本调查结果证实,医患关系并未到非常紧张的状况,相反是社会公众及医务人员在认识上有所夸大,特别是医务人员对医患相互信任的比例较低显示出这一点。

       另外,笔者从医患的访谈调查中感到,医务人员包括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表示出了比患者群体更多的恐慌和担心。这种心态会影响到他们对待患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有可能引发新的医患纠纷,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

       处理人际关系:

       一方面基于人们对关系状况的认知,另一方面取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思维方式。一般而言,当人际关系处于不协调甚至紧张的状态下,解决的伦理思维方式主要有: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以直报怨。对于前两种方式,人们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而对以直报怨的方式了解较少。“直”可以简单理解为正直、正义、公平,以直报怨就是以公平、正直的行为对待不善或邪恶的行为。

      目前,医患双方在行为方式上基本采取的是以怨报怨,这种伦理行为方式造成一个恶行循环的关系模式。如医患之间采取防御或保守的态度,就是上述关系模式的一种表现,直接影响双方处理医患关系的态度和方式,受损害的不仅仅是患者,医务人员也不能免受其难。所以,医患双方及社会公众都需要对医患关系的紧张状况有正确的认知,各个责任群体有义务以公正、真实的态度传达正确的信息,让公众了解真实的医患关系状况,以便形成正确的认知,指导行为的实现。同时,整个社会群体应坚持以德报怨、以直报怨的伦理行为方式处理医患关系。

信息来源:青传媒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琥珀酸美... 缓释片 江西 2017-08-24
心痛康片... 糖衣片 安徽 2011-08-31
益气活血... 颗粒剂 河南 2010-12-21
替硝唑栓 栓剂 陕西 2021-06-28
参芪扶正 注射剂 广东 非... 2015-04-03
罗替高汀... 贴剂 宁夏 2022-01-29
清脂胶囊 胶囊剂 上海 自... 2016-11-0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