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医械翻新不能无限度放开 警惕跨国企业冲入

医械翻新不能无限度放开 警惕跨国企业冲入

  发布日期:2008/5/20 15:04:20


  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不加限制地放开我国医疗器械翻新市场,那么那些具有品牌、技术和资金优势的跨国企业势必会长趋直入,严重冲击我国中低端市场,动摇我国大部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根基。

  2005年推出的《翻新再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2008年在深圳召开的第59届国际医械博览会上“医械翻新再用”的话题重新被跨国企业提起,而这一次是以“节能环保”的名义开头。
 
  众所周知,我国大型综合医院与中小型医院间、东部沿海地区医院与中西部医院间的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大型医院由于医疗技术升级的需要,淘汰了很多还处在工作年限内的医疗设备,而其中很多医疗器械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弃置不用实在可惜;另一方面,某些缺乏先进设备和资金的医疗单位也希望能够购买翻新医疗器械。客观上,两类医疗机构均有现实的需求。

  其实,这个市场早已存在,但受制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并未公开化和合法化。2002年3月,卫生部对我国二手CT的专项检查结果表明:“全国有二手CT机1821台,约占CT机总数的1/2。少数省份二手CT机所占比例达到本省CT机总数的2/3。有些地方,二手CT机数量有增无减,甚至出现了‘三手’、‘四手’机。”

  医疗器械的回收利用的确能够节省大量的资源,减少废弃物,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这也符合我国节能环保的政策导向。欧盟已于2003年出台《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它要求电子电气设备生产商、进口商和经销商负责回收、处理进入欧盟市场的废弃电气和电子产品,并在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上加贴回收标识。从全球来看,“绿色制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医疗器械的制造也不例外。

  全球医械翻新市场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Frost&Sullivan的调查显示,2004年全球翻新再用医疗设备市场已达12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目前该部分销售已占到全球销售总量的5%~7%。翻新设备在美国和欧州的销售额各为2.5亿美元,其中GE公司占美国销售额的40%~50%,德国西门子公司则占据欧洲市场销售额的40%~50%。

  毋庸置疑,医疗器械的翻新再利用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准备好了吗?让我们看一组数据:2005年我国整个医疗器械市场中,销往三甲医院的高档医疗器械产品占到30%~35%,而低档产品则占到70%~75%,远高于45%的全球平均水平。国产医疗器械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品,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不足1/3,绝大部分高端市场几乎被以GE、西门子和菲利浦为代表的跨国企业所垄断。目前,我国企业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在高科技产品方面,中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约为15年。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正在全力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而跨国企业也正在想尽办法抢夺我国的中低端市场。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大部分中国企业正通过生产销售大量的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以支持高端产品的研发,从而尽可能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据估计,一台国产的中档CT机价格约在200万~250万元之间,但一台同型号国外品牌的翻新CT机价格可能只有100万元左右,两相比较,对于大部分国内医疗机构来说,国外二手品牌机无疑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不加限制地放开我国医疗器械翻新市场,那么那些具有品牌、技术和资金优势的跨国企业势必会长趋直入,严重冲击我国中低端市场,动摇我国大部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根基,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很可能就此夭折。

  医疗器械的翻新对于大多数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来说可能还是一个无暇顾及的领域,而GE、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在医疗设备翻新回收利用的技术和质控体系方面已非常成熟。既然开放市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么中国企业很有必要认真研究、学习它们的经验和技术,争取早日突破,这不仅是从当前竞争的角度考虑,更是为将来走出国门打下基础。所以笔者建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应尽可能地有限度开放我国医疗器械翻新市场,争取为我国民族医疗器械企业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蛾苓丸 其他丸... 黑龙江 非... 2018-11-05
注射用乳... 粉针剂 湖北 2013-04-28
曲克芦丁... 注射液 北京 非... 2019-05-24
冠心舒通... 胶囊剂 江苏 2018-04-17
儿泻康贴... 膜剂 北京军区 2010-08-31
金天格胶... 胶囊剂 江西 2017-03-22
红花逍遥... 颗粒剂 广东 非... 2019-10-11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