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大地天崩地裂。这是一个被黑暗笼罩的时刻,强大的地震波从汶川迅速向四周扩散,瞬间,房屋倒塌、公路摧毁、通讯中断,大地震摧毁了无数美好的家园,也吞噬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山川为之失色,天地为之动容……
千里之外的灾情引起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省卫生厅在第一时间迅速调集省内各医疗机构人员及资源组成的首批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队,于5月15日奔赴四川地震灾区。
在医疗救援的十几天时间里,我省医疗救援队和当地卫生部门精诚团结、密切合作,队员不畏艰险,不辞辛劳,克服种种困难和险情,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中。到目前,医疗队在雅安、青川两地,顺利完成了灾区重症伤员救治、受伤群众转移和灾后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及巡回医疗等工作。医疗救援工作得到了卫生部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及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灾情牵动青海高原人民
灾情发生的当天晚上,省卫生厅的会议室灯火通明。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陈资全正在召集相关部门领导,紧急组建我省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的医疗队。
5月15日,由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省心血管病医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妇产儿童医院五家医疗机构75人组成的首批医疗救援队分公路、民航奔赴灾区。医疗队员由骨科、普外、胸外、脑外、心外、麻醉科和公共卫生专业的主治医师和护师以上职称的医护人员组成。
医疗救援队启程前,省委副书记、省长宋秀岩,副省长马顺清,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陈资全等领导亲自赶往机场送行。宋省长嘱托全体队员要不辜负全省人民的厚望,发扬“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把青海551万各族人民的关爱之心带到灾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中去。
5月16日下午14时,首批抗震救灾医疗队与急救车队在成都会合后,急赴雅安市灾区。当日下午,正在雅安市检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四川省副省长魏宏听到青海医疗队到达的消息后,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青海省委、省政府对灾区的关心和支持,要求市委、市政府一定要创造条件安排好我省医疗队的工作和生活。
◆救援工作迅速展开
根据卫生部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我省医疗队主要负责雅安市医疗救援工作,特别是重灾区汉源县的医疗救援。16日晚,抵达雅安市的医疗队和雅安市救灾领导小组连夜紧急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救援工作。医疗队当晚成立了一线指挥部,成立了信息联络组、医疗救援组、物资保障组。
医疗救援队抵达灾区后,了解到青川县关庄镇医疗救援人员紧缺的实际情况,指挥部立即紧急派出一支由省人民医院、青大附院、省心血管病医院、省疾控中心、省妇儿医院的创伤外科、儿童急救、疾病预防控制等22人组成的医疗突击队,奔赴青川县关庄镇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由省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王晓勤任队长。
我省医疗队是卫生部派到雅安灾区的第一支医疗救援队伍。17日,医疗救援工作在雅安市全面展开,各医疗救援小分队根据医疗救援需求,紧急开展了脑外、胸外、骨科、儿科等伤员的救治和指导灾区医疗机构制定治疗方案等工作,并及时转移危重伤员。
医疗队把抢救生命作为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指挥部对救援工作制定了详细计划和方案,每天听取各医疗小分队的工作情况,每晚召开一次救援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医疗救援工作。在省卫生厅党组的指导下,两个地区的医疗分队分别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以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全力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在抗震救灾医疗队工作期间,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省长宋秀岩、副省长马顺清和省政协副主席、厅长陈资全多次打电话布置救援工作,并向全体医疗队员表示慰问,极大地鼓励了医疗队员的士气和信心。
◆团队精神和力量在这里体现
天灾无情人有情,川青人民心连心。医疗队到达灾区后,指挥部成立了五个小分队深入到雅安市人民医院,青川县关庄镇以及雅安地区的名山、天全、芦山、汉源等七县一市灾区开展工作。
17日,总队长张海明、副队长公保才旦和达嘎亲率各专业精兵强将,不顾劳累,在崎岖的山路上驱车160公里到达雅安市受灾重的地区汉源县,在该县惟一尚可使用的一家医院中开展救援工作,使当地受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怀。
在汉源县灾区,张海明总队长和副队长公保才旦、达嘎身先士卒,先后深入汉源县人民医院和汉源县中医院,察看了解灾情,听取当地医疗机构存在的困难,并到每一个病房了解受伤群众的病情,在两个小时内,就完成了40名重症病人的查房和会诊,为医疗救援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同时,我省骨科专家和当地医院医务人员制定了详细的救治方案,立即转移了3名面部挫伤、髋骨骨折和小腿粉碎性骨折、组织严重感染的重症病人。
赴青川分队在连续10余小时的长途跋涉后,冒着强烈不断的余震、滑坡危险,深入关庄镇、洪光乡,协助转移受灾群众。在关庄镇灾区群众临时安置点扎起帐篷,搬运药品、器械,迅速建立了该地区惟一的一支外省医疗救援队伍,并接管了当地卫生院工作,使已经连续工作数天的当地医务人员得到了适度的休整。青川医疗队分队承担了该安置点七千余名受灾群众的救治和医疗保障工作以及疾病防控工作,并与当地政府进行了良好的协作。队员们克服恶劣的天气和生活条件,诊治了大量的病人,及时为当地受灾群众解决了病痛。
19日,在当地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带领下,青川医疗队5人组成小分队,徒步赶往距离关庄镇15公里的红光乡,队员克服余震塌方等种种险情,顺利抵达目的地,并积极开展了受伤群众的医疗救治。医疗队员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当地指挥部的高度赞扬。
雅安市人民医院是雅安灾区收汉源伤员最多的一家医院,大院里到处驻扎着帐篷,这里收治着上千名受伤群众,医疗队员一到医院,就以饱满的精神立即投入工作,面对众多的伤员,快速、细致地诊查、治疗病人,首日就开展骨科创伤、颅脑外伤及腹部外伤等5例抢救手术,及时挽救了伤者生命。奋战在重症病房的护士同志们连续五天五夜守护着病人。每一位队员都不怕疲劳,连续工作,认认真真诊疗每一位病人,尽管大家都很疲惫,但都为能在这里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力而感到欣慰。
深入到雨城区中里镇龙泉村为群众服务的医疗队员们,面对倒塌的校舍,目睹着受灾儿童震后那惊悸的目光,队员们的心灵被震撼了,大家不约而同地现场为他们捐款800元,这一感人的场面恰巧被当地电视台拍摄到了,在当地新闻中反复播放,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赞许。
医疗队员在救援工作中,视医疗队为“家”,每个成员都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团队精神的力量在救援中得到充分展现。面对灾情,每一位队员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忘我地投入到救治伤员的工作中,充分体现了白衣天使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接受第一例病人开始,医疗队的队员就没有了时间的自由,19日,救治280人,20日,救治390人,22日,救治410人……医疗队员们已记不清有多少受伤病人从这里走出,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要来到这里,他们只是用真情和汗水换来病人的感激和笑容。
◆爱心接力还在继续
强有力的指挥为我省医疗队的救援工作赢得了时间。22日,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陈资全致电医疗救援队总指挥部,进一步安排部署医疗救援工作,并对下一步医疗救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陈资全要求医疗队当前主要抓好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全力抢救重伤员,组织和实施手术治疗,减少人员伤亡,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及时救治灾区受伤群众,减轻群众疾苦,三是积极开展巡回医疗,为转移和安置群众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为灾区群众提供方便,四是加强预防为主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灾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工作。
当晚,我省在雅安和青川的医疗队分别紧急召开会议,根据震后产生的余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启动应急预案并安排下一步救援工作。
为减轻灾区医疗物资负担,省卫生厅为医疗队配备了价值达180万元的基本医疗器械、药品以及自用食品、帐篷等物资,同时四台急救和保障车随时待命调遣,为医疗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省卫生厅党组每天关心医疗队员的身体和生活问题,为使队员全身心地投入救治工作,指挥部每天精心安排队员的生活,尽量让大家吃好、住好。厅党组还专门派有关领导赶赴雅安、青川、理县,慰问和看望奋战在一线的医疗、卫生防疫队员,极大地鼓舞了医疗队员的士气。
随队从陆路前来的10位司机同志,星夜兼程,连续二十四小时将救灾药品,物资及时送到雅安,为救灾工作的及时开展赢得了时间。在救援期间,司机随时听从分配,不分昼夜运送物资和伤员,为了转运伤员,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有时要工作十七八个小时。
22日我省增派的8名医疗队员抵达成都。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了小儿、呼吸、消化等专科的队伍力量。
截至5月28日,我省抗震救灾医疗队共诊治病人3520余人次,开展各类大小手术64台(例)。其中青川分队诊治1393例(抢救24例),雅安地区两个分队分别在各区、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中诊治病人367人次,开展手术64台(例),义诊、查房1740人次,举办讲座6次。医疗救援工作全面覆盖每一个县、乡。
医疗队总队长张海明说,医疗队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是与卫生部、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党组的坚强领导分不开的,是与各个部门的团结协作分不开的,是与这个团队的力量分不开的,是与每一个队员的艰辛努力分不开的,是与灾区人民的每一份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
为保证灾区巡回医疗、疾病防控、常见病诊治等医疗救治工作深入下去,目前,医疗队员们的爱心接力还在继续。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