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号”副总指挥蒋光伟透露,接下来,“风云三号”的后继者“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现也已进入预研阶段。
100个小时后,还有生命存在,124个小时后,还有生命存在,179小时后,还有生命存在……汶川特大地震中,一个个被埋废墟的生命是如何被发现被援救的?
昨天,“中国上海”门户网站邀请市消防局局长陈飞和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担任“在线访谈”嘉宾,陈飞讲述了惊险的灾区营救过程。 策略一 先进设备寻找
废墟下的生命是怎么被发现的?“我们带了许多生命探测仪,包括视频、音频、红外等等,通过这些技术的手段,只要生命体征有呼吸、有脉搏、有心跳,就能够发现人还是存在。”陈飞回忆道,而这些沉甸甸的设备都是消防官兵们一步一步走了16个小时山路,背进映秀镇的。
正是这些先进的装备,帮助救援官兵解救出了映秀的23个生命。
策略二 鼓励稳定情绪
正是通过这些仪器,地震近7天后在映秀电厂的废墟中发现存在生命迹象。发现马元江时,他正被埋在倒塌的六七层楼房底楼中。消防员靠风镐和冲击钻等小型工具,一点一点从侧面打了十几米的通道,最后终于找到马元江的位置。
营救过程中还发生了强烈的余震,“老马没关系,有我们在,你不要怕。”正在关键的时刻,抢险队员周庆阳用坚定的语气稳定了马元江的情绪,随后完成了拯救被埋179小时马元江的生命奇迹。
策略三 动用家属力量
在救援的过程中,消防队员还注意与幸存者保持着互动。在营救被埋124小时的蒋雨航时,消防队员一直鼓励雨航坚持住,并让赶来的雨航的妈妈呼喊废墟中的儿子。最后蒋雨航被救出废墟,并且身体恢复迅速。
信息来源:东方早报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