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学生、家长都格外紧张。心理专家表示,家长要保障后勤工作,不要过多干涉考生的复习情况,不建议家长陪考,以免进一步加大考生的压力。
一夜睡眠不好不影响考试发挥
海南省心理学会理事、海口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德表示,睡眠人类来说是自然的需要,睡不好主要是后天的各种因素在干扰。其实大多数考生的心理是正常的,只有个别考生心理发生偏差,对从而影响了睡眠。首先考生要懂得放松自己,经过长期的备考,考生的成绩已经很平稳,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波动。他说,考试期间考生可以不用学习,好好休息才是最重要的。
在食物方面,王德建议家长应准备安神、促进睡眠的蔬菜、水果,比如牛奶、香蕉、通心菜、苦瓜等。而芒果、煎炸食品则容易引起兴奋,造成睡眠不好,咖啡、可乐、茶等更是睡眠大忌。
在行为方面,他建议考生,不要刻意改变平时的运动习惯。比如考生平日有打球的习惯,应该保持下去,不能突然改变生活习惯,这反而会造成生物钟的改变。
如果考生有轻微的睡眠障碍,家长可以准备一些静心安神的中成药;如果考生睡眠障碍比较严重,则可以到医院,由医生开一些短期的安定药物,这些药物发挥效力的时间为4至6小时,一般不影响考试。但王德表示,尽量少用安定药物,因为药效可能会有残留,较为敏感的考生可能会受到影响。
王德表示,其实考生和家长不必过多担心睡眠,因为人类身体平时的休息、摄入食物已经积蓄能量,在考试时会应急释放出来,即使考生一两个晚上睡不好,也不会影响第二天的考试。
不建议家长陪考
在高考期间,家长不宜过多关注、过分干涉考生,应按照平时的相处方式和说话方式,与考生进行交流。行为方式的突然改变,会引起考生的无所适从。有些家长会在考试三天格外注意孩子,“需不需要吃些东西”,“复习得怎样”等等,这是在额外增加考生的压力。即使关心,家长也要以考生察觉不到的方式进行。王德表示,他不建议家长陪考,以免进一步加大考生的压力。
在高考完全结束之前,家长不要询问考生有关考试的细节情况,即使要问,也应一带而过。王德表示,询问考生考试情况有百害而无一利,只能增加考生的精神压力。他建议家长,不要干扰已经进入状态的考生,做好后勤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放松心情小窍门
有不少考生临考前会发生心跳加速、手脚冰冷等状况,王德表示,这种紧张焦虑是人处于应急状态下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紧张其实是有利于考试发挥的。这种状况会在半小时内逐渐消失,考生不必过于担忧,下意识地扩大焦虑感。
缓解焦虑有几个小窍门,一是深呼吸,逐渐平稳紧张的情绪。二是转移注意力,比如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者在考试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喝水、上洗手间、出去走动等等,还可以与他人交谈,关键是不要让自己陷入孤独感当中。
信息来源:海南新闻网
本站编辑:大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