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都江堰,随处可见武警战士们白天用一瓶蓝色的名为“都江堰Ⅰ号”的喷液喷在被太阳晒伤的身上,晚上用名为“都江堰Ⅱ号”的喷液喷在床头驱蚊。这个“都江堰号”系列药品来自于解放军总医院野战医院老中医张梅奎提供的祖传老方子,他考虑到炎热的天气会让战士产生湿疹、烂裆、皮炎等,特别制成该系列药品。
“开绿灯”制出“都江堰号”
5月27日,解放军总医院野战医院在都江堰开了中医门诊,发现由于太阳大,天气炎热,许多武警战士被晒伤,出现湿疹、烂裆、皮炎等情况,而且比较严重。从事了27年中医的张梅奎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决定为战士们做点什么。他拿出祖传秘方,再结合都江堰的气候特点,很快写出一个方子,并当即向医院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医院的认同。
6月3日,张梅奎和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的李明阳医生自费坐车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想通过医院将他的药制作出来。然而由于制剂室对于药品制作比较严格,并没有同意,张梅奎只好找到省卫生厅。
“四川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亲自来了解了情况。”张梅奎笑着说,该负责人考虑到问题迫在眉睫,立即召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四川省骨科医院的院长以及两医院的制剂室主任进行座谈。张梅奎的方子得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专家的认同,并根据四川地方特点作了修改,立即进入生产,而且完全免费。
“当时张梅奎医生要求我们做成外用的喷液和内服的药品,这样对战士们使用比较方便。”四川省骨科医院制剂室主任涂禾说,一般要制作一种药要通过许多程序,经过几年的试验后才能给人服用。不过这次制的药是用中药做成,而且得到几个医院的中医专家肯定,是特殊情况的药品。涂禾说,这些药只是暂时性满足目前救灾战士的实际需要而产生。
还要做“都江堰防晒霜”
“取名‘都江堰号’吧!”张梅奎笑着说,虽然来都江堰才20天,但他已经和这里的人和物有了深厚感情,取名“都江堰号”,就是为了纪念这里。张梅奎介绍,这次制作的“都江堰Ⅰ号”和“都江堰Ⅱ号”,都是外用药。“都江堰Ⅰ号”针对湿疹、烂裆、皮炎等症状,“都江堰Ⅱ号”主要用于晚上防蚊虫叮咬。
6月4日,第一批“都江堰号”送到解放军总医院驻都江堰医院,医院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将药发放给前线部队和灾区群众。6月9日下午,第二批药送到都江堰。
张梅奎说,下一步,他还要做一种名为“都江堰防晒霜”的药,给前线战士涂一道“保护膜”。
信息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