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一直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蛔虫症、肠炎、胃病等疾病症状常常在一个患者身上反复出现,大部分人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但中国抗癌协会万德森教授日前提醒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大肠癌早期症状与肠炎、蛔虫症等非常类似,若反复感染发作,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检查。
早治疗可接近治愈
万德森解释说,大肠癌的早期症状非常隐匿,目前早期诊断率始终徘徊在10%-15%,超过80%的患者确诊大肠癌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而大肠癌如能在早期发现、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95%,晚期患者则只有5%.
据北京市卫生局2007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速度不断加快,其中肠癌成为排在肺癌、肝癌之后的高发肿瘤。
粪隐血检测筛查可早发现
北京军区总医院院长消化内科主任韩英指出,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由于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多数无症状,而有症状患者在就诊时多是中晚期,有的已经转移或合并许多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因此,定期进行粪隐血试验初筛,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筛查方法。
她建议3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时都要做粪隐血检测。
万德森教授更建议大肠癌高危人群———比如家庭亲属中有肠癌患者,应该注意进行粪便隐血检查,为早期发现大肠癌提供诊断线索;也不应该回避直肠指检,因为大肠癌半数位于直肠上。同时,在生活饮食上应该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取,增加食物纤维,因为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进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的生成,有致癌作用。而食物纤维不足会增加致癌物质和大肠黏膜接触的机会
- 预报
两岁以下婴幼儿将可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记者近日获悉,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日前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将在国内上市销售。此次获批的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由惠氏公司研发并生产,用于预防2岁以下婴幼儿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也可以对以前未接种过此疫苗的5岁以下的儿童产生预防作用。
据悉,该疫苗目前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并被其中25个国家列入国家免疫规划,为全球婴幼儿安全接种了超过1亿8千万剂。
我国将设“糖尿病教育者”岗位
记者近日从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获悉,我国首个专业糖尿病教育者培训项目将在京启动,届时将首次在国内明确“糖尿病教育者”这一岗位,并力争建立一套糖尿病教育者资格认证体系。
该项目将重点培训接触过糖尿病管理的人群,为国内各大医院输送经过专业认证的“糖尿病教育者”,通过预约、热线等多种形式,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病和降低糖尿病的致残致死率。
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将可从专职的糖尿病教育者那里获得及时、专业的糖尿病自我护理知识。
信息来源:新京报
本站编辑:小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