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标数据网 > 医药新闻频道 > > 抗震救灾中大众心理危机干预 多数人会自愈

抗震救灾中大众心理危机干预 多数人会自愈

  发布日期:2008/6/27 9:15:55


  世间第一可宝贵的是人,突发的灾难除了顷刻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对于经历特大灾难者,不但需要生命和身体的救助,还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灾区人民医治心理创伤,尽最大可能将灾难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减少到最小,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对心理社会功能的后遗影响。因此,整个社会救援系统中应该也必须包括心理社会干预部分。

  为避免发生一些心理卫生问题,请记住:受灾后,寻帮助;先躯体,后心理;多鼓励,缓压力。
 
  本次地震对人们心理影响的特殊性是什么?

  本次地震突如其来,不仅给人的生命财产带来伤害,也会使人们出现心理应激反应,损害人们的安全感,严重者甚至产生急性心理反应。

  地震是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属于群死群伤的不可抗力事件。受灾群众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自然会产生无助、压抑、悲伤、麻木、愤怒、身体不适等应激反应。在应激反应之外,安全感的丧失不可忽视。人们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有余震,不敢回家睡觉,只能选择在户外住宿。同时,此次地震据报大部分中国大陆区域有震感,这给灾区外的人们也带来了不确定感,人们会觉得平时安全规律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了,甚至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有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这种不确定感会影响到人们对日常事物的感知和判断。

  有些人,会焦虑,不安全,扰情绪;多数人会自愈。

  灾区的人们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强烈的地震和无数次的余震、失去熟悉的家园、遇难者的遗体、幸存者的呼救、转移安置到不熟悉的地方、通信中断和交通阻塞、和亲人失去联系,特别是艰难等待尚未救出亲人时的焦虑和悲伤,加上夜间的寒冷、生活的不规律、不能在室内居住或是被转运到其它公共场所集中安置、拥挤嘈杂、睡眠缺乏、生活没有规律和营养水分的不足等,会使有些人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部不适,恶心,腹泻,头痛,疲乏、入睡困难等身体反应;心理反应表现也复杂多样:

  有些人变得心烦意乱,紧张焦虑,容易发火,指责,抱怨,愤怒,甚至行为失控。

  有些人会感到孤立无助,悲痛欲绝,沮丧无望。

  有些人变得注意力不集中,照顾不好自己和家人,弄不清楚时间和地点。

  有些人会出现茫然失措,行为笨拙;还有的人会在灾难过去之后仍然反复回想灾难的场景,甚至睡觉都会被噩梦惊醒。

  有些人还可能借酒浇愁、吸烟增加,甚至服食毒品以缓解痛苦。

  大灾难,有影响;犯糊涂,心慌张;

  易上火,做噩梦;心里愁,别喝酒。

  最严重的急性心理反应有什么表现?

  个别人由于逃生过程和救助别人的过程消耗了大量的体力,造成精神的崩溃:有的人会凭空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与自己说话或者命令自己做事,比如把衣服脱掉,把东西给人等等;还有的人凭空怀疑周围的人是坏人,要抢劫或谋害自己,因此感到十分害怕恐惧;还有的人感觉周围变得不清晰,不真实,如在梦中,走到危险的地方也没有察觉。还可能出现幻觉,“看到”去世的亲人、“听到”不在身边的亲人的呼唤。他们经常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噩梦频频,灾难场景不断在脑海萦绕而挥之不去,听到灾难相关的消息即悲痛不已或恐惧不安。这些急性应激反应一般在灾难发生后48-72小时后逐渐减轻,多数在30天内明显缓解。

  但是少部分人在遭遇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会延续数月、数年,而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尽管灾难时过境迁,他们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灾难片段在脑海中、梦中反复闪现,甚至不愿在原来的环境中生活,不愿和人交往,表现得过于警觉等。对有上述情况的人要加强识别和干预,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严重者,景常现;如电影,常回放;

  胆子小,很害怕;不理人,少说话。

  哪些事可以帮助自己和周围的人渡过难关?

  要从政府、救援人员以及公安人员等正规渠道了解救助的最新动态与信息,避免传言带来更多的心理不安,影响判断能力,造成次级伤害,形成连带损失。比如,到处打听信息造成头脑混乱,不能判断真伪,反而影响自身健康。

  选择救援人员安排的避难场所,尽管不很舒服,也不要盲目躲避在危险区域的房屋里。

  相信政府,做到不听信传言,不传播谣言,以防引起混乱。

  尽量理解在这样的困境下,每个人都会有不愉快,只有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克制,才能免生冲突,达到保护自己和大家的利益。

  尽可能定时就餐,适量饮用清洁水,不要以自己平素的好恶挑拣食物。

  注意保暖,特别是夜间。

  如果您有慢性病,请不要忘记按时服药。

  尽量注意卫生,尤其是在暴雨过后,一定要保证食物、饮用水和手的清洁。在这样的自然灾害后,要特别注意预防疾病和瘟疫的传播。

  在可能的情况下和家里人通话,让他们知道您很安全,同时感受他们的关心。

  在集中场所安置的群众不要总是坐、躺、站在同一个位置,争取就近活动身体,一天坚持6次以上最好,不要担心活动时别人会笑话。

  管好自己的钱物,避免因钱物丢失引起连带损失使心情更为恶劣。

  尝试着对周围和您一样避难的人微笑一下,简单沟通会使身边的环境稳定,避免发生冲突。

  尝试着对身边同样遭灾的人们说一句温暖或者鼓励他/她的话。

  如果您发现自己出现一些明显异常的感觉,或者发现他人有异常的行为,请尽快到医疗站咨询或寻求相关人员的帮助。

  不信谣,不传话;心平静,少害怕;

  环境改,多适应;邻里间,多说话。

  在困境下,哪些事情应当尽可能避免?

  地震是天灾,属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因此即使有焦躁的情绪,也不要在亲人之间相互埋怨,而应当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少埋怨,相互帮;有矛盾,化解它;

  鼓勇气,树信心;平安日,早回家。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站编辑:张静

 

独家集采品种推荐 |
通用名 剂型 省份 基药 发布时间
安立生坦 片剂 新疆 2018-06-30
小儿柴桂... 口服溶... 江西 2017-07-07
醒脑再造... 大蜜丸 广东 低... 2019-10-11
氢溴酸樟... 注射液 海南 非... 2018-08-28
脉络通片 素片 江苏 2018-05-04
羚羊感冒... 片剂(... 广西 2016-11-18
骨通贴膏... 橡胶膏... 北京 非... 2019-05-2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网站更新公告 · 药监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