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监督所27日向媒体表示: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普及,家庭病床医疗废物安全处置不容忽视。如何加强家庭病床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流失造成疾病传播或污染环境,已成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日前调查了19个区县的155家医院,发现这些医疗机构共设有18028个家庭病床,其中有10995个家庭病床在医疗保健活动中产生一定医疗废物,主要为使用后的棉球、棉签、纱布、敷料、一次性针筒、输液袋等感染性废物。这些医疗废物常含有潜在的病原体,可通过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皮肤直接进入人体造成疾病传播和健康危害,注射针头等损伤性废物如处理不当,特别是被儿童接触后,容易刺伤人体,造成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危险;此外,医疗废物容易变质发臭,是蚊蝇的孳生场所,病原微生物通过蚊蝇媒介传播疾病,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卫生隐患。
检查中还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对家庭病床产生的医疗废物管理不严格,未按照规定要求将医疗废物带回本单位安全处置,而由病人或病人家属自行处置,存在着处置不当甚至个别作为生活垃圾处置的情况。
根据《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的要求,家庭病床诊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谁设置、谁负责”的原则,由设置家庭病床的医疗机构负责处置。承担家庭病床诊疗保健活动的医护人员在每次诊疗活动结束后应将医疗废物当天带回医疗机构,当日不能带回处置的,应当指导病人或其家属妥善处理,次日由负责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按要求取回医疗机构处置。不得交由病人或病人家属自行处置。
上海市卫生监督部门提醒:家庭病床的病人或家属应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的危险性,配合医务人员做好安全处置。如医务人员拒绝处置或不规范处置,病人或家属可向所在地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反映或举报。
据悉,目前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都已按照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化学性和药物性等5类进行分类收集,并由有警示标识的专用包装物进行包装,目前除崇明地区外,全市所有一级及以上的医院的医疗废物已实现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统一收运后进行无害化处置。
信息来源:新华网
本站编辑: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