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奥运会赛时期间,一支3000余人的医疗服务团队将分派到北京赛区的竞赛场馆、训练场馆和非竞赛场馆担任医疗志愿服务。同时在本市还将设置166个医疗站以及200辆急救车,其中172辆急救车将直接为赛事提供医疗服务。这是昨天记者从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获得的最新消息。
15000人将“拥有”一个医疗站
据北京奥运会运动会服务部医疗服务专业项目组负责人介绍,在奥运会期间,总计将有3000余名医疗志愿者分布在北京赛区的竞赛场馆、训练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在奥运场馆以及医疗站的医疗志愿者主要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急救车医护人员、医学院学生志愿者等。在观看比赛过程中,观众如感不适,医疗志愿者将立即将其送往就近医疗站进行简单处理;如果情况严重,病人将依靠城市医疗急救体系被转送至定点医院,手持当日门票的观众可免费享受医疗服务。
同时,在奥运会期间,平均每15000人将“拥有”一个医疗站,这些医疗站分布在奥运村到22家定点医院之间的沿途路线。
场馆内志愿者全部进行急救培训
据了解,在奥运场馆工作的人员事先都进行过急救培训,包括现场的工作人员、安保人员、警察以及志愿者。其中,针对场馆内的通用志愿者,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如心肺复苏法等方面的急救知识培训。目前,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医疗服务专业项目组已经组建了一套应急医疗系统,如有伤情,只要通过电脑输进去,指挥部就可以进行统一协调。同时,在远程通讯对讲机的帮助下,香港、青岛等几个奥运城市均可以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进行交流。
奥运村综合诊所实施24小时不间断服务
奥运村综合诊所将配备两台核磁共振、五台超声波、骨密度仪、六台牙科椅等医疗设备;同时,在科室配置上还将设立眼科、耳鼻喉,以及内科和外科等17个科室。据了解,综合诊所共有606名医护人员,都是从各个定点医院抽调的优秀医生,此外还有药剂师、放射科技师、检验师及接待人员等。在奥运村开村期间,综合诊所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站编辑:魏雅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