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农合"补偿力度水涨船高 受益229.64万人 |
发布日期:2008/7/23 11:21:14 |
5月,在深圳探亲的宁国市畈村村民闻春美因病住进当地医院,共花去医药费11万余元。直到把47320元的“新农合”补偿金领到手,她仍不敢相信:20块钱就“换”了这笔“巨款”!2008年,随着最后19个县加入,“新农合”在江淮大地全面铺开。一季度,全省补偿累计受益229.64万人,共支出基金4.237亿元。
闻春美是当地“新农合”受益者。今年1月1日起,宁国市“新农合”补偿力度水涨船高,乡镇卫生院住院补偿高达60%,封顶线“涨”到8万元;一般慢性病不但起付线“一笔勾销”,补偿比例更增至40%。闻春美,只是全省4500万“参合”农民的普通一员。“今年起,政府补偿标准将从40元提到80元,统一补偿方案、推广门诊统筹、加快信息化建设等重点任务也有大突破。”省卫生厅农合办负责人说。
今年1月1日起,全省100个参合县在补偿模式、补偿比例等方面实行“八大统一”。“一张图纸”操作大大提高了补偿标准、保证了合理公平,基本用药目录统一更让参合农民向“大处方”理直气壮说“不”。门诊统筹的推广让“新农合”更口惠实至。它打破住院和门诊界线,不简单划分“大病”、“小病”,大大拓展受益面,农民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目前已有30个县制订方案、20个县启动运行。管理平台建设获得突飞猛进,全省21个县已实现网上操作;巢湖、六安等市已试行“垫付补偿”,今年,这一举措将在全省市级医院开展;旨在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的“市级统筹”方案也正在拟订。同时,900万元的省财政专项资金,将再“助力”。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
本站编辑:宋文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