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发病率一年年地增加,年轻化趋势一天天明显,了解肿瘤、掌握必要的肿瘤知识,会使我们离肿瘤远一点,再远一点。
上周天津肿瘤医院举办了妇科肿瘤防治宣传周,除乳腺癌外,下述的所有肿瘤都是女人独有的,归妇科发现和治疗的。
乳腺癌
a.发病率: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亚洲女性发病率在4%~7%。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迅速上升的态势。
b.早期发现:容易。B超和钼靶照相都可以。月经期后的3~5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
c.高危人群:发病与生活方式有关,肥胖、少运动、进食过多等,以前患过乳腺癌或有良性乳腺肿瘤史的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的妇女;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的妇女;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时在55岁之后的妇女;长期应用雌激素的妇女;一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5~7倍。
d.恶性程度:★★★
e.治疗:首选手术,结合放化疗。
f.预后: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高达80%~90%,到晚期就只有40%左右。
g.预防方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避免高危致病因素,可能预防。
宫颈癌
a.发病率:女性肿瘤的第二位。
b.早期发现:定期检查;性交出血。
c.高危人群:18岁以前有性生活;早育;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吸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配偶性混乱等,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有家族聚集现象。
d.恶性程度:★★★
e.治疗:首选手术,配合放疗。
f.预后:宫颈癌虽然危险,但从早期到癌变需要6到10年的时间。宫颈癌一期治愈率可以达到80%到90%,二期60%到70%,三期40%到50%,但发展到四期只有10%。
g.预防方式: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避免高危致病因素,可能预防。
子宫内膜癌(宫体癌)
a.发病率:7~8/10万,有上升趋势。
b.早期发现:易。
c.高危人群:老年妇女绝经后出血,无论什么原因都要进行常规刮宫做病理检查;育龄妇女不规则阴道出血如子宫功能性出血治疗无效;长期口服避孕药、从未生育的女性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失调的人。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有相互作用。
d.恶性程度:★★★
e.治疗:首选手术,酌情放化疗,内分泌用大量孕激素对抗雌激素,控制复发和转移,一般要吃2年以上。国外有报道,单用内分泌治疗用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
f.预后:80%的病人能治好
g.预防方法:通过日晒和饮食增加维生素D能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卵巢癌
a.发病率:20岁组发病率为2/10万,70岁组发病率为 55/10万。
b.早期发现:难,发现时通常都是晚期。CA125、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以大幅度提高早期卵巢癌的检出率。当卵巢囊肿大于5厘米时,一定要在1~2个月经周期后复查。
c.高危人群:绝经期后的老年妇女;长期服用促排卵药物;家族中有卵巢、乳腺或结肠癌者。
d.治疗:化疗(腹腔和全身)、手术、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目前还有卵巢癌疫苗正在研究中。
e.恶性程度:★★★★★
f.预后:不佳
g.预防方式:无
附:卵巢癌的常见症状
早期多无症状,偶尔在妇科检查时发现。腹胀、下腹不适感、腹部包块、腹痛、压迫盆腹腔脏器,出现相关的压迫症状、 腹水、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不调,绝经后阴道出血等。
外阴癌
a.发病率:约占女性生殖器官癌症的2%~5%
b.早期发现:外阴白斑、慢性溃疡、苔藓样变等,伴外阴疼痛或瘙痒。
c.高危人群:中、老年妇女
d.恶性程度:★★★☆
e.治疗:手术+放射
阴道癌
a.发病率:罕见
b.早期发现:每年进行巴氏涂片检查。症状有白带增多,甚至有水样、血性分泌物伴有恶臭;阴道不规则出血,性交痛或性交后出血及绝经后出血;阴道内肿块等。
c.高危人群:老年妇女
d.恶性程度:★★★★☆
e.治疗:由于阴道血运丰富,难治。手术治疗,酌情放化疗。
输卵管癌、腹膜癌
a.发病率:罕见
b.早期发现:同卵巢癌,要注意鉴别诊断
c.高危人群:40~60岁女性,绝经期女性
d.恶性程度:★★★★☆
e.治疗:手术,化疗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a.发病率:少见
b.早期发现:与妊娠有关,常发于流产或妊娠后,葡萄胎是良性的,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简称绒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为恶性。
c.高危人群:生育期妇女
d.恶性程度:与分化程度有关,在3.5~4.5之间。
e.治疗:良性葡萄胎刮宫,其他以化疗为主。发生转移大多预后不良。
转移瘤
转移瘤多见于胃肠道、乳腺等部位的肿瘤,由于发生转移多是肿瘤晚期,按照原发肿瘤的原则治疗,如果瘤子很大则需要手术。
信息来源:津报网-每日新报
本站编辑:秦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