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爱心的人性化服务,是吉林省双辽市某医院开给所有患者的一张最温馨的“药方”,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近年来,该院开展星级护理服务,推出了一系列护理措施,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
作为护士,晨间多一句问候,病人便感到舒心;操作时多一句解释,病人便感到放心;出院前多一句关照,病人便充满信心。她们在工作中,总是用心和患者沟通,把每一步护理工作化作潺潺溪流,浇灌每个患者的心田。
当病人走进病房,首先看到面带微笑、彬彬有礼、着装整洁的接诊护士。“阿姨您好!欢迎您到我们科住院治疗,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叫××,您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由我来负责,您有什么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请与我联系,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您解决。您住院期间,请注意以下几点……最后祝您早日康复。”亲切的语言,轻声的问候,使每一位住院患者都能体会到护士的热情和关爱,有一种家的感觉。当病人走进病房,责任护士会亲自为他送上一杯热水。在住院期间,病人会收到护士亲手为他制作的一张“祝您健康卡”和一条龙的全程优质服务,出院时的“温馨卡”成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沟通的纽带,一座爱的桥梁。
日常工作融入爱心。各科室采取不同形式在病区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如病人的知情告知,设立便民箱,将住院病人日常用品放在便民箱内,方便病人使用。ICU对人工气道管理病人设立了非语言沟通写字板、图文板,以了解病人的需要,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实施半开放管理,为患者家属发隔离衣帽和口罩,每天有固定时间允许患者家属探视。监护室门口一封亲切的致患者家属的信,拉近了护患之间距离。术前她们与患者家属主动交谈,减少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和监护环境的陌生和恐惧感,并为每张病床增加了一个舒适靠背垫,为术后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手术室开展了术前访视,减轻了病人的恐惧和焦虑;肿瘤科开展了临终护理关怀;骨二科护士自筹资金买了微波炉,给住院病人热饭;心内科准备了热水袋为输液病人使用;中风科为住院病人过生日,病人住院期间赶上生日,科室会送上生日蛋糕。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一片爱心。这些亲情化的护理措施,使病人感到温馨和舒心。
服务细节凝聚爱心。住院病人极易产生焦虑情绪,责任护士经常深入病房,做病人的思想工作,对病人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护士主动为无家属病人代交住院押金,为病人洗头洗脸、擦屎擦尿、喂饭和服药等。
一位车祸后半身截瘫的青年小李,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显得格外暴躁,完全丧失了生活信心。输液他不肯配合,几次要拔掉针头,都被责任护士刘红及时发现制止了。她坐在小李的床边,真诚地说:“论年龄你是我的弟弟,痛苦、伤心、绝望、烦闷统统都可向我发泄,不要憋在心里。要知道,你是家人的精神支柱。你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不满周岁的儿子,你不活了,扔下他们这老小怎么办?更何况有我们这些医务人员帮助你,活着就有希望,是吧?”小李不思饮食,护士们就从家里给他带来可口的饭菜。这来自亲人般的关爱,深深打动了他的心,唤起了他生活的勇气。出院时,他的老父亲感激地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这些白衣天使!是你们救了我们这一家呀!”
人性化护理,以其闪亮新颖的思想内涵,诠释着医护人员的精神世界,那就是“我能为病人做什么?”因而深入到医院护士的内心,融入到护士的护理工作中。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以人为本,主动关爱生命的健康。
活动创建展示爱心。护理部在全病区开展了温馨护理操作,护士在对病人进行的每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时做到,操作前有问候、有告知。告知病人此项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需要病人如何配合等。操作中有鼓励和安慰,操作后有注意事项的交待。同时,为培养一批护理理论好、技术精湛的护士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护理部注意加强对护士护理技能的培训,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活动,做到人人参与,项项达标。
信息来源:吉林日报
本站编辑:宋文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