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阿莫西林生产线后,阿莫西林市场发展迅速,阿莫西林已成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基础抗感染用药。诱人的市场前景也使得阿莫西林制剂生产厂家数量不断攀升,产能也急剧放大。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全民医保政策的出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订,普药迎来了黄金时代,阿莫西林制剂市场似乎也会随之走高。然而,日前有业内专家指出,阿莫西林或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2007年是国内医药行业走出低谷的一年,生产、销售均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回升。但是在年终盘点时,一个有些让人沮丧的事实是,在关于中国医药发展能力指数评定方面,2007年与2005年、2006年相比没有太大的改变。在这一点上,阿莫西林制剂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虽然总量在增加,但利润和发展空间都在缩小。
蜀中药业集团董事长安好义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2007年,蜀中药业的主打产品之一阿莫西林胶囊年销量同比增长近1亿元,但利润却亏损200万元。
据了解,在去年的阿莫西林原料及制剂市场大战中,几乎鲜有赢家。阿莫西林制剂生产厂家,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新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亏损面较大,大约达到80%。不少中小企业和新进入企业因为缺乏运作经验,风险抵抗能力较差,在阿莫西林原料价格处于高位时进行采购和生产,一下子就增加了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成本,而下游渠道又迟迟不能出货,造成资金链断裂,甚至退出生产行列。
昔日的辉煌品种似乎正在走向没落。专家认为,阿莫西林制剂市场面临严峻考验源于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品种的自然更迭。阿莫西林制剂曾经是“抗生素王国”中的“天之骄子”,但是也难逃被新产品替代的规律。虽然如今阿莫西林制剂还能在中国抗生素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但新兴的抗生素品种正不断“蚕食”其阵地。在国外,抗生素药品的老大是头孢菌素,以阿莫西林制剂为代表的青霉素仅占15%左右的市场,而这个份额还受到快速发展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极大威胁。国内市场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发展迅速,在过去20年,头孢菌素的市场增长速度超过了医药产品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左右。而且,国内头孢菌素的生产技术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头孢拉定和羟氨苄头孢收率接近国际水平,二、三代品种与国际水平差距也在迅速缩小。目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消费主要在大城市的医院,有消费能力的群体也集中在大城市,但是这个局面随着市场的发展肯定会改变,中小城市医院的应用会迅速启动。有人甚至大胆预测,在未来几年内,阿莫西林制剂市场很可能萎缩15%~30%。
第二,政策因素不容忽视。在市场尚不能完全规范的情况下,来自政府的信息往往会对企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多次对抗生素降价,对阿莫西林制剂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是阿莫西林的生产成本在增加,而价格却不断下跌,企业生产压力增大;二是头孢类等高端抗生素产品价格下调,与阿莫西林制剂价格已相差不大——从市场竞争方面讲,阿莫西林的价格优势被大大压缩。而这种降价行为很可能再次发生。
此外,环保政策也是制药行业的一道坎。以《制药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为起点,环保要求将会愈来愈严。从制药企业的环保设置基础来看,COD能够达到150mg/L的标准还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大量的财力、精力和时间投入的。特别是大吨位的发酵类产品,虽然产品本身的排污强度不大,但是由于量大,使得排放规模远远大于小型高污染、高危害产品类,这也就使得抗生素行业受到的关注面和风险度更高。
第三,原料药价格的飘浮是引起行业震荡的重要原因。2007年,阿莫西林原料药的价格最低为220元/公斤,最高为470元/公斤,价格落差为114%,这样的浮动是极不正常的,也让制剂行业和下游渠道及终端蒙受了较大的损失。安好义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蜀中药业与原料药厂家签了长期合同,只买当月的产品。当阿莫西林原料药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蜀中药业虽然有一定的准备,但还是损失了200万元。
2008年前3个月,阿莫西林原料药价格涨幅高达50%。现在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在中高位运行。一些原料药厂家也有苦衷:月份批号的产品还积压在仓库里。价格是人为炒上去的,不排除今后大跌的可能。原料药的大涨大跌,让制剂厂家陷入两难境地。买,生产成本太高;观望,又怕错过销售良机。更重要的是,原料药厂家在趋利冲动下很容易突破行业自律,形成“价格走高—蜂拥扩产—价格崩盘—减产退出—价格触底反弹”的恶性循环。
第四,行业内竞争激烈且不规范。由于阿莫西林制剂技术门槛不高,市场用量又大,因此众多厂家云集于此。据了解,目前注册生产阿莫西林制剂的企业多达300余家,活跃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有六七十家。
该行业淘汰率也非常高。据华源网6月份阿莫西林销售榜单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进入厂家高达12家,而消失的厂家也有10家之多。消失的厂家多为小型企业,抱着投机的心理进入,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不得不最终退出。而即使是长期生产阿莫西林的大中型企业,阿莫西林也早已不是赚钱的品种。
由于受到头孢菌素等新一代抗生素产品的挤压,阿莫西林等青霉素制剂逐渐退出了城市市场(三甲医院、大型药店等),转而成为农村市场的主力军。于是,大量的阿莫西林生产企业又蜂拥而至农村。然而,农村市场具有消费水平不高、消费点分散等特点,使企业销售成本增高。有的企业借助某些不规范的渠道推广产品,也加大了经营风险性。目前在农村市场,只有蜀中药业、白云山、哈药集团等强势企业做得比较好。
第五,消费者用药习惯的改变。如今,消费者已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用药习惯的改变,药品更新换代的频率大大加快。据了解,目前在很多终端诊所,抗感染类输液药品或针剂发展势头很猛,因为这类产品见效快,价格也与口服剂相差不大,这无疑也对阿莫西林的市场形成了威胁。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本站编辑:魏雅荣
|